張琬緹
中國鋼琴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神。中國鋼琴音樂至今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經過多年的繁榮發展,中國鋼琴音樂文化在世界鋼琴音樂文化中以其藝術格調清新、民族色彩濃郁的特質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世人的關注。因此,探尋中國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民族意蘊和表現技法,對推進中國鋼琴音樂的傳播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節奏
節奏是中國鋼琴音樂的基本骨架,旋律、和聲、調式最終還是要還原到音樂的時間流程中,以節奏的形式給人最直觀的印象。而具有民族特性的節奏運用也備受中國作曲家們的青睞。如下面的譜例《春舞》的低聲部是模仿了新疆手鼓的切分節奏,表現了歡快、活潑、動感強烈、載歌載舞的新疆民族特點。
陸培的《山歌與銅鑼樂》也是一首節奏形態豐富、節奏力度強勁的作品。例如下面的譜例:
以歌為主,以鼓為伴,前兩小節的節奏從4/4拍到3/4拍,第一小節的兩個二分音符非常清脆、明亮,仿佛進入了一個幽靜的山谷中,悠揚的山歌旋律從茂密的叢林深處傳來,飄蕩在空氣中,音律似乎與煙霧繚繞在一起,接著響起了渾厚、深沉的鼓聲,敲擊著人們的心,給人們一陣震撼。鑼鼓的聲音特點表露無疑。
二、節拍
中國鋼琴音樂不拘泥于西方音樂的那種固定框架,而是偏重節奏的自由表現。其速度和音的長度不嚴格局限于譜面的標記和時值,更多的是由音樂演奏者的理解和感受決定的。如,《夕陽簫鼓》全曲的速度極為自由,所有的速度標記僅僅是一個模糊的界定,演奏者可以隨著音樂發展的脈絡,在一定的范圍內做某種程度的自由發揮。演奏因此會出現一種自由自在隨情緒變化的即興性。
另外,受中國傳統音樂的影響,散板的運用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中比比皆是,尤其在樂曲的引子和尾聲部分,運用得非常廣泛。這種寬散的審美風格,依譜又不拘泥于譜,自由又不失規范,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廣闊的馳騁空間。如,《夕陽簫鼓》的引子:
三、音色
中國鋼琴作品中不少成功之作都是由民族器樂曲改編而來的。這些改編鋼琴曲的獨特音色大多數是來自對民族樂器音色的模仿。黎英海先生曾指出:“就樂器而言,鋼琴的音色是單一的,通過不同的演奏法、不同的觸鍵、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區、音量等方面的對比,完全可以產生不同音色的聯想。”如,《夕陽簫鼓》當中,就模仿了笛、簫、琴、箏、琵琶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音色。下譜就是《夕陽簫鼓》中模仿琵琶的彈、調技術譜例。
王建中根據民間嗩吶曲改編的鋼琴曲《百鳥朝鳳》也是這方面的典范。此曲用鋼琴模仿出了各種鳥類鳴叫的不同音色,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展現出了一幅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景象。除此之外還有蔣祖馨《廟會》中的“笙舞”,要求四度平行進行,具有笙吹奏的特點等等。此類作品數不勝數。
四、裝飾音
巧妙運用大量裝飾音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重要創作手法,是民族風格、民族韻味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中國鋼琴作品中裝飾音的運用,既源于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特性奏法和中國樂曲演奏時一定的即興性,也源于樂曲中生動形象的描繪與寫生性手法。這些裝飾音或模擬某種民族樂器的特性奏法,或用于營造特定的音樂氛圍,雖名為“裝飾”音,實則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往往起到惟妙惟肖、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儲望華改編的鋼琴曲《二泉映月》中采用了大量的三度與二度的單倚音模擬民族弓弦樂器的滑音奏法。再有,《梅花三弄》引子中在旋律基礎上使用低音區的八度倚音,如古琴中的散音的一種演奏技法。用較寬的音域體現一種空曠深邃的意境。
五、意境
“意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學范疇之一,講究意境也是我國傳統音樂民族風格的重要標志。中國的音樂不追求形象的逼真,不致力于典型的塑造,而致力于情感、心靈與自然形象的融合為一。音樂藝術中的意境,因人、地、情、景的不同,會產生多種多樣的美。如,以“月亮”為同一素材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為例,《彩云追月》、《平湖秋月》、《二泉映月》就表現了三種意境下的月亮。《彩云追月》描寫了浩瀚迷人的夜空中,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畫面。《平湖秋月》則描寫了皎潔秋月清輝下的西湖,幽靜平和的迷人景象。《二泉映月》更是大相徑庭,仿佛在一個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夜晚,剛直頑強的阿炳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一生。
中國作曲家和鋼琴家近百年來一直在努力使中國鋼琴音樂既符合鋼琴這一西洋樂器特點,又能夠貫穿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精神。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國鋼琴音樂一定會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熱愛。
參考文獻
1、韓佩君.“風、雅、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教學和演奏中的主要問題研究(之一)[J].中國音樂,2004(2).
2、于莉莉.《夕陽簫鼓》鋼琴改編曲演奏中對民族樂器音色的模仿處理[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6(6).
3、于莉莉.中國鋼琴作品演奏中的節奏問題——以《夕陽簫鼓》為例 [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7(4).
4、馬玉萍.簡論中國鋼琴音樂演奏[G].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4).
5、梁海東.從中國鋼琴作品看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藝術教育,2004(6).
6、李倩.從鋼琴改編曲《夕陽簫鼓》分析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科技信息,2008(26).
7、黃嘉清.飛舞的旋律——孫以強鋼琴曲《春舞》分析[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
8、韋柳春.如何演奏陸培的《山歌與銅鼓樂》[J].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2005(6).
(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此文系吉林省“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項目號:吉林教文合字(2006)第自59號)
責任編輯:文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