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真
8月9日至10日,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可持續發展的新城鎮”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舉行。包括聯合國人居署、亞洲人居環境協會、美國自然保護協會、日本福岡市政府在內的200余人與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各界共同探討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的新模式,尋求城鄉統籌發展的主流方向。

論壇上,人居環境委員會提出的“從人居環境入手,構建城鎮可持續發展新模式”這一創新模式是在深入研究和思考中國城鎮化問題的基礎上,以科研課題為先導、以學術社團為紐帶,以人居環境規劃為手段的人居環境共建模式,包括城鎮人居環境評估、人居環境規劃編制、人居環境宣傳與教育等一套完善的體系,其理論要點是在中國城鎮化問題中抓住城鄉二元結構這一關鍵,在城鄉統籌中抓住人居環境這個關鍵。
2008年底,烏審旗政府與人居環境委員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簽約,正式啟動了人居環境建設示范城鎮的創建。
簽約后,人居環境委員會將作為烏審旗城鎮建設的顧問單位,組織陣容強大的專家團隊,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咨詢活動,以《城鎮人居環境建設九大評價要素》為目標幫助烏審旗編制完成《烏審旗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從生態環境、住區建設、實施戰略三大項目16小項開展研究和實踐活動,全面提升烏審旗人居環境建設水平。
為此,人居環境委員會配合烏審旗試點研究開展了大型城鎮居民人居環境與生活意識調查活動。包括烏審旗人居環境評價、居民生活實態與生活意識等,以公共參與的方式積極探求居民在社區公共生活中的需求以及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寄望,并在此次論壇上做了詳細匯報。
在初步完成的烏審旗人居環境規劃中,人居環境規劃對已經編制完成的旗政府所在地嘎魯圖鎮城鄉規劃和總體規劃較完善的部分不作修改,而是將工作重點集中在生態和社會發展方面,但對產業發展措施上將有所補充。在空間上遵循已確定的發展框架,對局部用地會提出改進措施,補充完善總體規劃,提出嘎魯圖鎮人居環境建設的目標導向和政策措施。
烏審旗創建全國人居環境建設示范城鎮的重要意義在于首次在城鎮人居環境9大指標體系框架下,通過人居環境專項規劃對城鎮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科學的預期和實施,幫助其發展成為全國縣級一流的生態人居城市,在全國或更大的范圍內起到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人居環境規劃編制、人居環境相關宣傳和教育,達到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平衡,使可持續發展方式成為該地區長期堅持的發展觀。同時,通過探索全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模式,增加每個公民追求自己認可的、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行動能力,為地區的長期發展積累能量。
張元端(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兼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
今天,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世界城市化過程中不容忽視的課題和新的發展趨勢。中國城鎮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包括: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經濟和就業崗位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的持續保持和社會文明的持續進步等幾個方面。而通過城鄉區域統一規劃和統籌發展提高城鎮總體的綜合承載能力,則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2008年,我們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開始啟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相關研究,著重對城市物質空間形態整體、綜合和內在的發展規律以及相應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對策加以研究,并通過中國人居環境示范城鎮的建設積極探討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為各地人居環境建設提供參考。

劉志峰(全國政協常委、人口環境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
小城鎮是整個城鎮體系的基礎,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建設,要有總體目標和基本思路。也需研究和解決好一些重大問題。如:轉變小城鎮發展模式、重視小城鎮人居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加強對小城鎮發展的金融政策扶持,加大小城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等。
張平(烏審旗旗委書記)
烏審旗始終把人居環境改善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堅持生態建設是最大的建設認識觀,總體控制,堅持硬環境與軟環境人文觀協調發展,在多年的探索與嘗試過程中,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科學發展之路。
以我旗城鎮建設為實例,探索人居環境目標體系建設,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和榮譽,更是鞭策和鼓勵。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首家中國人居環境示范城鎮的創建度,為我國城鎮人居環境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共同建設一個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城鎮。
王涌彬(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我們以課題《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為基礎,努力探討和構建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的新模式。目前正在探討“政府+智囊+全民參與”的模式。
針對烏審旗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烏審旗能夠充分發揮全國首家人居環境建設示范城鎮的優勢,扎扎實實研究使用人居環境九大體系規劃成果。二是由書記、旗長親自掛帥,抓好相應的組織架構,使規劃成果與政府發展目標相一致,以達到預期效果。三是探索全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模式,因為人居環境問題主要是人的問題,主要是市民的問題,要考慮老百姓的感受。
開彥(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兼專家組組長)
人居環境委員會積極申請和組織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課題《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提出城鎮人居環境評估9大指標體系和相關的100多項定性和定量指標。其要點是——城鄉統籌與社會發展:重視小城鎮發展質量;資源利用與產業發展:引導就業與提升城市活力;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發展綠色建筑與生態城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倡導適度超前、集中緊湊;居住環境與社區服務:融入城市與社會;城市防災與公共安全:加強協調預測與應急保障;建筑科技與節能減排:強調創新和實際效用;地域文化與城市特色:突出特色與傳承;城市管理與公眾參與:關注監管與保障。
牧人(烏審旗人民政府代旗長)
烏審旗良好的資源優勢、樸素的生態意識、厚重的文化底蘊、科學的規劃建設,為創建人居環境示范城鎮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堅持規劃為先、產業為基、生態為首、文化為魂、宜居為本的原則,按照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結合創建中國首家人居環境示范城鎮,統籌中心城鎮和重點村鎮發展,率先打造全國一流的縣域生態型文化城市。2012年實現全面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示范城鎮目標,將烏審旗建設成為中國西部的“天堂草原明珠”,引領生態文明建設走進全國前列。
按照這次高峰論壇的成果,要專門成立創建人居環境的推進辦公室,按年度分布實施完成具體指標,政府要主動承擔創建的責任和示范的重擔。今后,我們將在人居環境委員會的支持與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烏審旗生態文化人居城市規劃》,積極探索建立“城鎮人居環境評估指標體系”,早日實現創建目標。
背景資料:
“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是人居環境委員會重要的品牌活動,以主題鮮明、前瞻性強為特色。自2003年“首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以來,已經分別在北京、杭州、武漢等地成功舉辦了四屆。
歷屆人居論壇的主題:
第一屆:城市化與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
第二屆:科技引領人居未來
第三屆:綠色人居、和諧社會
第四屆:綠色——建筑與城市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