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搞“100天戰斗”促經濟
本報駐朝鮮特派記者 周之然
本報特約記者 王軼峰
朝鮮自4月20日開始的“150日戰斗”即將在本月16日結束。這場旨在動員朝鮮全國人民力量,掀起生產高潮的運動并未就此偃旗息鼓。韓聯社15日引用日本媒體的報道稱,朝鮮準備再接再厲,在“150日戰斗”結束后推出“100天戰斗”。
日本《每日新聞》14日援引“熟悉朝鮮局勢的消息人士”的話稱,朝鮮為提高生產效率,將從本月23日至12月31日開展“100天戰斗”。《朝鮮新報》11日也報道稱,“150日戰斗”取得了輝煌成就,同時稱,“就像為豐年自豪一樣,各單位在150日戰斗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要推進100日戰斗,保持150日戰斗的氣勢,不應有絲毫懈怠”。而韓國、日本等媒體則認為,這是由金正日三兒子金正云主導的經濟重建運動,是為了給金正云積累政治資本。朝鮮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曾多次發起過“70天戰斗”、“100天戰斗”等經濟建設“突擊戰”,以促進經濟發展。
近日朝鮮媒體對“150日戰斗”的成就進行了集中報道。據悉,朝鮮計劃通過開展150日戰斗實現年金屬產量3300萬噸等目標,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技術集約化。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稱,朝鮮在“150日戰斗”過程中,實現煤炭開采目標,播出朝鮮自主生產的啤酒商業廣告,提升了商店服務水平,朝鮮的經濟活動正在出現變化。韓國《東亞日報》15日則認為,“150日戰斗”的成績實際上對朝鮮整體工業影響甚微。
《每日新聞》分析稱,朝鮮之所以延長經濟重建運動,可能是為了在金正云明年生日到來前通過強調這次運動的成果,順利開展樹立形象的工作。《東亞日報》14日指出,本次實施“100日戰斗”表明朝鮮不僅無意改革開放,而且將繼續上世紀50年代時的大規模動員人力的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