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蕭 青
據臺灣《中國時報》15日報道,臺灣參與聯合國的策略發生重大改變!在9月15日開始的第64屆聯合國大會上,臺灣首次沒有委托“友邦”幫忙提案,創下1993年臺灣推動“參與聯合國案”以來的先例。臺當局高層強調,“不提案并非放棄推案”,策略改變是為了更務實積極地爭取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及重要國際公約,并且是“馬當局向大陸方面釋出的善意”。
《中國時報》的報道稱,臺當局高層表示,臺灣去年委托“友邦”提案“需要審查臺灣2300萬人民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的基本權利”,這項訴求已在今年的WHA(世界衛生大會)上獲得相關國家以及大陸方面的正面回應。為更務實地參與國際組織,臺當局高層規劃不再在高度政治敏感的聯合國本身做“無謂沖撞”,而要務實地鎖定聯合國專門機構,以爭取國際空間。目前,臺“外交部”已擬出幾項務實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方案供“國安會”定奪,其中包括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國際海事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等;臺當局高層14日已鎖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兩大目標,正與“交通部”、“氣象局”研議推案細節。馬當局此次不提案,是臺灣自1993年開始推動“參與聯合國案”以來的重大改變。臺當局高層官員稱“這是馬當局向北京當局釋出善意”。臺“外交”高層解釋,馬當局評估國際間支持、兩岸關系等多重因素后認為,聯合國“推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推案”不等于“提案”,今年“未在聯合國提案,并不表示臺灣放棄主權或不想成為聯合國會員”,“我們有新的做法”,希望把推案的力道放在務實爭取參與聯合國的體系,具體鎖定若干個“聯合國專門機構”,而不贊成使用直接挑戰、沖撞等方式。
另據臺灣“中央社”15日報道,民進黨對馬當局的做法非常不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蔡同榮稱,申請進入聯合國主要是宣示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若放棄對臺灣傷害很大;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稱,馬當局此舉等于放棄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臺灣若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馬英九就不是“總統”,從沒有一個“總統”自甘墮落至此。
臺灣媒體此前的報道稱,馬英九曾在他當選“總統”后的第二天(即2008年3月23日)召開的首場國際記者會上表示,從國際法上來講,民進黨推動“入聯公投”是站不住腳和不謹慎的,也遭到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在內的斷然拒絕;國民黨提出的“返聯公投”版本也失敗了。按照臺灣“公投法”的規定,由于“返聯公投”和“入聯公投”都失敗了,3年之內都不可以再舉行?!?/p>
環球時報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