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蒙古特派記者 霍 文 本報記者 魏 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中國投資公司(中投)計劃向蒙古鐵礦領域投資3億美元,目前談判正在進行中。此前,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已經在蒙古設立了礦業合資公司。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蒙古對礦業管制的逐漸放松,許多國家都瞄準了蒙古這塊礦業開發的“處女地”。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說,中投公司將通過向一家主營業務在蒙古的礦業公司香港龍銘控股投資的形式,間接涉足蒙古礦業領域。龍銘控股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前,中投計劃買進其3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中投相關人士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們注意到了《華爾街日報》的有關報道,不過對于市場傳言不作任何評論。此外,中投的投資工作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中國的蒙古問題專家薛森1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蒙古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銅礦和鉬礦儲量居亞洲第一。鐵礦雖然不是最具特色的自然資源,但是其儲量和品位“還是不錯的”。蒙古的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3個地區,其中以色楞格省和中央省的巴彥洪戈爾鐵礦帶最為重要。
2007年,蒙古通過的《礦產法》將15個大礦列入戰略礦,其中包括亞洲最大的煤礦之一塔旺陶勒蓋、銅金礦奧尤陶勒蓋以及東方省馬爾代、道爾諾德、三泉等鈾礦。奧尤陶勒蓋銅金礦和塔旺陶勒蓋煤礦位于中蒙邊境蒙古國南戈壁省境內,有關資料顯示,初步探明奧尤陶勒蓋可開采44萬噸銅粉和32萬盎司黃金,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銅礦之一。不過,由于蒙古對礦業外商投資限制嚴格,造成礦業開發長期滯后。
然而,今年8月,蒙古國會取消了已經實施了3年的對銅和黃金征收的暴利稅,以鼓勵外商投資。暴利稅的取消將于2011年1月1日生效。此外,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為使礦產業盡快成為蒙古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蒙古政府下決心加快戰略礦的開采步伐。
目前,奧尤陶勒蓋銅金礦權由加拿大艾芬豪和澳大利亞力拓公司擁有,項目總投資高達30億美元。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預計不久將達成協議。而塔旺陶勒蓋煤礦項目則是蒙古政府下一個開發目標。目前,包括韓國、俄羅斯、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都表示出了興趣。
俄羅斯則在蒙古鈾礦開發領域遙遙領先。今年以來,俄總理普京、總統梅德韋杰夫、聯邦會議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等高層分別訪問蒙古國,并就礦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事宜進行探討。目前,蒙古國與俄羅斯已經成立了鈾礦合資公司,為在蒙古國的鈾礦勘探和開采奠定了基礎。此外,蒙俄還成立了鐵路合資公司,目的是修建連接蒙古和俄羅斯的鐵路,以解決運輸問題。此外,蒙古國政府與日本等國在鈾礦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進展。
對于中投可能的投資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萬軍博士1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和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一直不順暢,客觀上需要在其他地方尋找到鐵礦石的戰略渠道。從投資策略上看,如果中投選擇上市前的財務投資,而且以“債轉股”的形式參與,那么投資風險就相對可控,一旦經濟恢復勢頭良好,企業上市成功,雖然中投不介入公司管理,但是作為財務投資人的回報也會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