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冰
[摘要]近年公共營養師行業開始高速發展,與之相配套的公共營養軟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公共營養軟件不能完全滿足營養師的需求。本文以調查為基礎,對公共營養軟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對其發展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公共營養軟件現狀發展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620189—01
2005年10月,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向社會發布了“公共營養師”這一新職業。公共營養師悄然登上職業舞臺,它的出現既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標志,同時也在職業領域開辟了一個新舞臺,被認為是未來頗具發展潛力的新必職業之一。
在公共營養師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營養分析、配餐等軟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同目前營養師培訓機構的資質良莠不齊類似,營養行業相關軟件也存在這很多不足之處。經過對部分公共營養師的調查走訪,我們進一步了解公共營養師對營養軟件的需求。下面我們就對這些需求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軟件資源僵乏
營養行業近幾年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其配套軟件資源卻恰恰相反。目前,面向公共營養師的軟件數量現在非常少,目前比較完善的能夠給公共營養師使用的專業軟件不會超過十個。這同建筑、會計等行專業軟件種類繁多、功能強大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軟件功能不完善
部分營養軟件設計簡單,功能過于單一。例如一些營養軟件只能進行食物營養素查詢和簡單營養素的核算,又如一些軟件設計的大量的食譜,卻忽略了本應該做的更好的食譜設計和營養素核算。
1營養軟件應該扮演的是營養師助手的角色。部分軟件追求“專業化”、“自動化”,似乎要把全部的事情都交給計算機完成。現實中,營養師往往會根據經驗給出更加恰當的食物搭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營養素“量”的匹配。過猶不及,軟件中死板的計算模式反而會限制營養師主觀作用的發揮。
2營養軟件的數據計算普遍存在不足或不合理的情況。目前的營養軟件借助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在膳食調查和評價、配餐營養素核算、食譜管理、客戶資料跟蹤管理等方面相對人工處理方式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但是在一些營養數據的計算方面卻存在著不足。
營養師在評價某人一日蛋白質攝入情況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到蛋白質攝入的總量,還要考慮到食物蛋白質搭配的情況,我們可以用混合氨基酸分來描述食物蛋白質搭配的合理程度。混合氨基酸分的計算是一個復雜而繁瑣的工作,通常在人工操作的時候僅僅依靠營養師的經驗來判斷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否搭配合理,無法進行量化。而這樣的計算工作計算機卻可以在瞬間完成。但是,我們發現很少有營養軟件提供了這樣的簡單卻很重要的功能。
我們都知道配餐營養素計算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烹調方法。烹調方法不當甚至可以引起營養素的嚴重流失。在人工核算配餐的營養素時通常會忽略烹調引起的營養素變化,營養師僅僅給出一些烹調指導,盡量避免營養素損失。這些誤差在營養軟件中完全可以做到最小化。通過在食譜中設定烹調方法帶來的營養素損失率,通過營養師對廚師烹調習慣的觀察和調查進行的數據修正,借助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我們可以盡可能的使配餐營養素計算量接近于實際烹調食物后的營養素含量。然而,目前還沒有軟件可以實現這樣實際上并不是很復雜的功能。
多數營養軟件在數據計算方面缺乏的功能主要包括:(1)食物營養素搭配評價(如混合氨基酸分);(2)食物營養素加工過程(烹調)損失評價;(3)營養師對計算數據和計算參數(如烹調損失率參數)的手動調整;(4)手動添加和修改食物營養素或者是營養補充劑。
三、市場細分不夠
目前多數的營養軟件都存在市場細分不足,產品品種單一的問題。公共營養師的工作領域主要包括幼兒園、社區衛生站、集體飯堂、健身美容減肥中心等,不同領域的工作內容各具特點。例如幼兒園的營養工作主要包括幼兒體格檢查、幼兒營養調查、幼兒營養餐配餐等。而美容減肥中心營養工作則側重于成人體格檢查、運動量同熱量的營養素平衡計算以及特殊營養餐設計。正是因為各領域工作差異比較大,我們不能期望一個營養軟件能夠適應全部的工作領域。
營養軟件設計必需預先定義目標用戶群。這個目標用戶不能定義為公共營養師,而應該定義為某個行業的營養師崗位。例如針對醫療機構的婦幼保健院應該開發孕婦幼兒營養師專項版本,針對健身、美容中心應該開發健身美容專項版本。不同的版本的營養軟件需要各具特點才能更好的適應不同行業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讓營養師用著順手。
四、缺乏網絡功能模塊
在計算機網絡化的大趨勢下,“共享”才是網絡化營養軟件的核心。這其中可能包括實時更新的專家推薦的配餐方案、軟件用戶共享的優秀配餐方案、新的食物加工(烹飪)方案,用戶共享的案例資源等等。
網絡化的營養軟件功能會得到極大的擴充,營養師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加強了營養師的行業交流,從原來的閉門造車、單打獨斗轉變為網絡化的營養師群體,從而帶動整個公共營養行業的發展。
五、定價不夠合理
目前面向個人使用的營養軟件注冊價格普遍偏高,多數軟件的注冊價格在千元以上。根據我國目前的個人軟件購買力狀況,針對個人使用的軟件在200元一下比較合理。雖然也有低價的個人營養軟件(如某營養咨詢系統普及版,注冊價格190元),但是這些軟件只有簡單的營養素查詢功能和一些簡單的營養指導,并不具備配餐計算的功能。
我們很期待看到一些“低價不低能”的營養軟件的出現。我們更希望營養軟件開發公司能夠改變那種“賣軟件”的老思想、老觀念、老套路,“賣服務”才是營養軟件發展的關鍵點、突破口。這種持續的盈利模式不僅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同時也對公共營養事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公共營養師工作能力必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營養軟件只有功能完善、定位明確、定價合理才能夠成為營養師手中的“必備武器”。同時,營養軟件的發展、改善和普及也必然會促進營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