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
【摘 要】 文章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企業外事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第一,企業更新觀念,適應外事工作新環境;第二,企業要拓寬渠道,打造外事工作新平臺;第三,企業要提升服務,創建外事工作新窗口;第四,企業要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外事工作新文化。
【關鍵詞】 企業管理;外事管理;工作思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的繼續擴大,企業外事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探討企業外事管理模式管理的新思路,是新時期外事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對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事理論,指導地方和企業做好新時期外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更新觀念,適應外事工作新環境
外事工作面臨著不斷發展變化的新環境,企業應該根據外事管理工作的特點,樹立與時俱進的外事管理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新的意識武裝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1、在不斷發展的全球經濟體系中,增強機遇意識
當前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是建國以來的最佳狀態。胡錦濤指出: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基本目標。形勢和環境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好機遇就能有大發展,關鍵要抓住機遇,珍惜機遇。只有抓得早、抓得緊、抓得實、用得好,才能搶占先機、贏得優勢、擴大成果,實現企業外事發展目標。
2、在中央的外交方針指導下,增強戰略意識
企業外事管理工作要跟上形勢的發展,與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相適應,要用科學發展觀的眼光、戰略思維的方式去分析、看待問題,把握形勢,強化國家利益和國內外兩個大局意識。企業外事管理工作謀全局、辦大事,不僅要體現在對宏觀局勢的把握上,還包括對本企業工作思維、行為趨向和對外事工作的導向上,要在主動服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的前提下,結合本省、本地實際,為企業提供準確的、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3、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增強創新意識
沒有創新就沒突破,就沒有發展,就會受限于舊有局面。要有敢想、敢試的氣魄,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適合本企業外事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外事發展模式。對外交流要向更高層次和更深遠的方向發展,以謀求更大、更持久的效益。要以新的公眾形象和精神風貌,積極開展工作,改善服務質量,注意實效。
二、企業要拓寬渠道,打造外事工作新平臺
外事渠道是外事工作的生命線。渠道建設要在拓展深化、鞏固整合現有資源的同時,不斷拓展新領域。
1、利用地方政府外事管理工作平臺
地方政府外事管理工作平臺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寬領域對外交往、交流、合作的空間和舞臺,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地方政府間高層雙邊或多邊的磋商機制,加強溝通和對話,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對外交往工作,企業要加強與友好城市友好企業關系的聯系和溝通,研究討論實質性合作與交流項目,推動項目的具體落實。
2、建立外事信息服務的現代化工作平臺
采取多種形式建立信息通道和信息提供,構建外事管理部門獨有的信息平臺。要注意廣泛收集信息,整理資料,有針對性的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各部門及相關下屬企業提供關聯各國、地區、企業的基本情況,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決策參謀服務;通過信息服務,幫助企業經營者樹立全球化的經營意識,以更好地在國際市場上整合資源、尋找發展空間、參與國際競爭。
3、建設對外文化傳播的平臺
文化是一種資源、一塊招牌同時也是一種產業。文化傳播沒有國界,我們要將潛在的地方文化資源注入企業文化中,轉變成產業市場優勢,以“人文性”的方式主動塑造、維護好地區良好形象,并引領好輿論導向,增強地方的吸引力,提高國際影響和世界認知度。利用文化宣傳,介紹地方情況,樹立良好形象,增強地方的吸引力。通過文化傳播和交流,打開面向世界的新窗口,編織起連接世界的新紐帶。
三、企業提升服務,創建外事工作新窗口
外事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務性工作,服務貫穿于外事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企業發展經濟中必須變革管理方式,既要管理,更要搞好服務,實現管理與服務的統一。
1、在出國服務方面,樹立起品牌形象
出入境服務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創新機制,做到既管理好,又服務好。努力提供耐心、細致、周到、快捷的服務。在政策范圍內,探索進一步簡化手續、減少程序、縮短時間的方法。完善網上信息發布,進一步改變服務觀念,爭取把優質服務做成品牌,走在同行中前列位置。
2、同國際標準接軌,創建規范外賓接待服務品牌
外賓接待,是外事管理部門的本職業務。隨著對外交往的擴大和深入,外事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按照國際慣例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探索出符合當前形勢、本企業特色的嚴謹規范、優質高效的外賓接待程序,充分體現對外開放的新理念和現代文明的新風范,做到既周到細致,又富有成果。展現外事管理工作的良好風貌,使之成為企業品牌。
3、在出國人員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創建外事管理服務品牌
牢牢把握“以人為本、外事為民”的宗旨。在服務水平上要更高、更快、更便捷;在服務的作風上要更積極、更主動、更到位。創建一支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質的翻譯隊伍,在同行業中樹立起權威形象,做成讓社會公認的行業品牌。
四、企業要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外事工作新文化
管理的實質是追求效率、提高效益。要使企業外事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并獲得高效率、好效益,必須提高企業外事管理隊伍的專業化能力。因此,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效率高的外事隊伍,必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1、通過制度和機制的改革,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全面提高企業整體工作能力,進一步深化外事管理人員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選任制,改進委任制,規范考任制,大力推行聘任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人事管理條例,規范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環節,逐步做到外事管理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2、人的因素在外事工作中尤其重要,因此要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外事管理人員的綜合工作能力
傳統的外事管理人員不大重視管理和維護市場,且知識結構單一、市場意識淡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教育領域開放程度的提高,外事管理人員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努力學習一切對開展工作有用的知識,要有飽滿的創業激情和敬業精神、全球化視野和豐富的現代理念、強烈的榮譽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及好學上進、勇于創新的進取欲望。
外事工作必須始終強調把外事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培養放在重要位置來抓,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適應時代變化和市場經濟需求的人才。
3、形成強大的團隊戰斗力
整合行業渠道資源、人才資源和內部服務資源,形成開放合力,倡導相互協作、團隊精神;減少內耗、激活內力,形成聚合效應;樹立善于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的良好風氣;巧借外力,彌補不足,關鍵時刻請上級部門給予支持和幫助,或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集中智慧和資源,統一協調辦大事。此外,企業還要積極推動外事管理人員的創新由“被動創新”走到“主動創新”,從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盡商機。
在新的形勢面前,各外事部門都在乘風借勢、謀劃發展、致力探索創新,千帆爭進之勢咄咄逼人。無論是誰,面對挑戰,不進則退。因此,我們必須以扎扎實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在全方位、高層次的對外開放中,充分發揮行業的先導作用,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全社會的理解與尊重。
【參考文獻】
[1] 外事和僑務2005-06合訂本,吉林省外事辦.
[2] 高青海.社會發展哲學——中國現代化的理性思考.高教出版社,1999.
[3] 晁建素.破解組織慣性.企業改革與管理,2003.3.
【作者簡介】
吳靜(1974-)女,漢,陜西人,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