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敏 肖渥拉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在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安全文化導入企業管理,堅持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了企業與當地社會和諧發展。
塔里木油田作為我國石油工業戰略接替的重要地區,20年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實踐科學發展的道路。
一、塔里木油田具備承擔能源戰略接替歷史使命的基礎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總面積5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根據評價數據,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其中石油80億噸、天然氣10萬億立方米,分別約占全國油氣資源預測總量的1/6和1/4。天然氣資源量列全國500多個盆地之首。
20世紀80年代以前,原石油工業部先后五上塔里木,在盆地進行了一定規模的勘探。由于受當時技術裝備、自然條件、經濟能力等因素的制約,未獲得重大突破,僅發現依奇克里克、柯克亞等中小油氣田。五上塔里木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初步了解了盆地的地質區域情況,同時發現的中小油氣田,為塔里木尋找高產油氣田展示了良好前景。五上塔里木結束后,開始超前勾勒新型會戰模式輪廓,經過1986—1988年進行新的管理體制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鉆探的高水平和高效益。1989年成立了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正式拉開了塔里木石油會戰序幕,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工作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二、勇當落實“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方針的排頭兵
到2008年,塔里木油田已探明27個油氣田,高效開發10個主要油氣生產區。2008年實現原油產量645萬噸,天然氣產量174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突破2000萬噸,成為我國第四大油氣田和最大的天然氣產區,截至2008年,塔里木油田累計產油7270多萬噸,累計產氣556億立方米。
引發和直接推動了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為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作出了積極貢獻。1998年塔里木油田在天山南部的庫車地區發現克拉2氣田,探明儲量2840億立方米,隨后發現了迪那2氣田。西氣東輸工程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它以塔里木油田為主氣源,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大口徑長輸管道和地下儲氣庫為輸送載體,形成了橫貫中國西東的天然氣開發生產、運輸和配套利用的完整體系。
塔里木油田僅用5年時間建成了克拉2、英買力、桑吉等氣田,2008年生產天然氣174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比2000年增長超過20倍,實現向東部14個省區市80多個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業、約3億居民供氣,累計向西氣東輸輸送天然氣440多億立方米,創造了我國天然氣工業發展的奇跡。
建立了一個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新型工業基礎。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塔里木油田走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塔里木油田與我國其他油田建設相比很大的不同之處。它既是新建立的一個油氣生產重要基地,也是我國現代工業發展的示范基地,具有建成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工業生產基地的良好基礎。
三、在實現東部和西部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中
為縮小地區發展的差距,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制定了西部大開發啊、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戰略。我國西部,特別是西北的經濟發展,如果沒有大型工業企業的發展來帶動,很難在較短的時間有較快的發展。塔里木油田會戰作為一個大型工業項目,投資大、效益好,加快了西部資源優勢盡快轉化成經濟優勢的過程。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年來,塔里木油田的發展成績證明“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決策英明,實施正確,西部接替東部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塔里木油田進入持續快速發展期,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已由中石油的戰略準備區向重點區轉移,有承擔戰略接替的歷史使命向油氣生產供應的現實任務轉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四、創新是塔里木油田持續發展的動力
塔里木油田始終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在會戰之初確定了“兩新兩高”工作方針,即“采用新的管理體制和新的工藝技術、實現塔里木石油會戰的高水平和高效益。”塔里木石油在“兩新兩高”工作方針的指導下,在繼承中國石油工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以創新驅動油田建設與發展,形成了以甲乙方體制創新為核心,機制創新、科技創新、黨的領導方式創新以及大慶精神的繼承發揚共同推進的創新格局,成為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建設創新型企業的實踐者。
2009年3月開始,中央企業全面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塔里木油田是國有企業在石油開發領域中,科學發展觀的踐行者。
塔里木油田會戰不同于我國歷次石油會戰。塔里木油田會戰采用的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組織方式,既要找大油氣田、又要提高企業效益、還要統籌兼顧利益相關方,樹立了新時代石油人的價值觀,實現了油田的科學發展。
2007年塔里木油田名列中國獨立企業屬地納稅五百強第33位。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392.8億元、稅費114.7億元,人均創造銷售收入321萬元、稅費69萬元,人均工業增加值58.43萬元∕人.年。
油田始終堅持尋找油氣大場面的信心和決心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把勘探放在首位,大打勘探開發仗,找到近30億噸三級油田地質儲量當量,建成2000萬噸級大氣油田,在我國天然氣工業體系建設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到2008年,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2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06萬億立方米。高效開發10個油漆生產區,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645萬噸和174億立方米,保障了西氣東輸的安全平穩供氣,累計輸送44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東部14個省區80多個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業、3億居民受益。煉化業務穩步發展,塔西南化肥生產能力和原油加工能力均達到50萬噸,塔石化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項目即將投產,兩個煉化基地正在形成。
五、把安全文化導入企業管理,實踐石油工業科學發展
把安全文化導入企業管理,實踐石油工業科學發展。塔里木油田把安全作為油田核心價值理念。塔里木歷屆領導班子強調,“安全連著政治,連著民生,是企業的天字號大事”,塔里木油田的安全工作堅持“環保優先,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油田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規章制度體系并形成和保持其持續改進機制;設置四級安全監督管理機構,規范各類監督管理行為,安全“三標”建設和違章處罰辦法不僅取得實效并且成為中石油推廣的經驗;HSE體系從2000年建立先后經過六次改版,體系運行的規范性、有效性不斷提升,HSE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建立了隱患治理長效機制,通過持續治理特別是近3年加大治理投入和支持力度,本質安全得到明顯改善。
從2007年起,塔里木油田引進杜邦安全理念,與杜邦公司合作,開展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多層次的理念宣貫和技能培訓,各級領導和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大幅度提高;大力推行直線領導負責制和屬地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激勵機制進一步落實;行為安全審核、安全經驗分享等行為安全技巧的運用使“有感領導”和全員參與逐漸形成風氣;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進一步提升,高危作業嚴格受控;以關注管理過程的審核定級工作推動基層執行力不斷加強,現場安全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油田連續多年杜絕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百萬工時事件數明顯下降,安全業績和HSE管理水平始終處于中石油前列。通過安全文化建設,油田找到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方向并已經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員工與企業和諧發展。員工是油田企業最寶貴和最具活力的生產要素。20年來,塔里木油田始終把關心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塔里木油田從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出發,大力實施人文關懷。大力倡導關心員工健康從員工健康時做起,制定了考核指標,嚴格落實職工帶薪休假。每年評選油田“健康之星”,倡導健康理念,開展心理和諧輔導,關心員工健康。針對青年員工工作遠離城市,婚戀的問題較為突出的情況,油田與地方企事業單位形成了良好的溝通機制,成立“青年交友俱樂部”,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年聯誼交友活動,為青年婚戀牽線搭橋,解決青年員工的后顧之憂。
六、始終堅持繼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發揚塔里木會戰精神
繼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發揚塔里木會戰精神是塔里木石油事業發展的精神源泉。塔里木石油會戰一開始,資金是借來的,面對一個環境荒涼而資源富有的盆地,處于一個對盆地初步地質認識的階段,擁有一個愿意為石油而獻身的精干人群。在這種情況下,塔里木石油人繼承發揚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內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勇闖禁區、挑戰極限,取得了輝煌成績。塔里木盆地翻天覆地的變化,集中體現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和強大生命力,凝練出了以“艱苦奮斗、真抓實干、五湖四海”為內涵的塔里木會戰精神,實踐了“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誓言。塔里木會戰精神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石油工業發展新時期的具體體現,是我國石油工業寶貴的財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塔里木會戰精神永遠是油田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強大的精神支柱。
站在新起點,展望新征程,塔里木油田繼續傳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弘揚塔里木會戰精神,唱響“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打造石油瀚海的航空母艦,迎接能源世界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