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少華
怎樣的大學生算是好的學生?怎樣的大學生會有更好的前途?這不決定于高考的分數,不決定于就讀清華北大或是高職院校,不決定于就讀怎樣的專業,也不決定于有多高的智商,關鍵是看一個大學生是不是始終承擔著挑戰性的任務并時刻為之而奮斗著。
就人的成長而言,沒有一種途徑和方法能比完成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更有效了。人,并不是上了大學,或者上了好大學,就會有出息。古今中外,凡有出息者,有上過大學的,有沒上過大學的,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時刻為完成挑戰性任務而忙碌。例如,今天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家并沒有上過大學,他們是在創辦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也不知道完成了多少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才成就了事業,當然也才成就了自己。許許多多的大學生,可能來自重點大學,也可能有比學士更高的學位,要想進入這樣的企業很可能還遭到了拒絕。不要不服氣,論能力、眼界、決策、膽略、意志、協調等方方面面,很多大學生都可能比不上沒上過大學的企業家。人在大學,并不一定在受教育;人在教室,并不一定在獲得知識。一切都決定于一個人的主觀努力!挑戰性的學習或工作,能讓人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能讓人的潛力得到充分地發揮。一個人持續為挑戰性任務而忙碌,必定會變得更有學問、更有智慧、更有思想、更有能力、更有責任心,總之,會更有成就事業的理念、品德、專業和文化素養。
那么大學生在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任務之外,應給自己確定哪些挑戰性的任務呢?由于每個人的專業、興趣、志向、特長不一樣,也不能一概而論。你如想到國外一流大學繼續深造,你就必須在大二時著手托福、雅思、GRE考試的準備;你若想在專業領域有所作為,你就可以選一課題,不斷搜集與此相關的材料,并嘗試撰寫論文或準備實驗,也許不能馬上出成果,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漸漸確立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你若想成為創業者,成為企業家,你就要從打工開始,從創辦小企業開始,邊讀書邊經營,你也許會很累,但你一定會比他人充實,會比人家能干;你如果一時不能給自己確定挑戰性的任務,那么你也要力爭把功課學得最好,或者把某項技術掌握得最好,或者把某項班級活動開展得最好??傊?要讓自己有明確的目標,讓自己時刻承擔著要完成的任務,時刻面對著有待去完成的工作。
大學生不缺乏想象,不缺乏愿望。重要的是,確定了目標就要有為之而奮斗的行動。在行動過程中,你努力的程度、付出的狀態,不僅關系到目標的達成,也關系到自身的進步。晚上10點前不能回寢室,雙休日起床要更早,寒暑假主要用于完成挑戰性任務的突擊。這應該說是一名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方式。
為挑戰而忙碌!明天的競爭會更激烈,但在明天的競爭中你會有怎樣的機會和前途,完全取決于你當前的行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