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記者 李 虹
脫發究竟能否治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世界各國。英國中醫藥聯合總會會長馬伯英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脫發是一個世界性的醫學難題,一般認為,脫發無法根治。
“因基因導致的脫發,不可能根治,因為患者的基因是無法改變的。至于其他原因導致的禿頂,說明此時毛囊已經萎縮,要想恢復也比較困難。”馬伯英教授向記者解釋說。一些治療脫發的產品廣告紛紛聲稱,“7天到15天后能夠達到止脫效果,連續使用3個月,新頭發將會長出”。對此馬教授表示,市面上不少產品都有“吹牛”的成分。很多號稱根治脫發的配方都表示在產品中添加了何首烏、川芎等中藥材,實際上這些藥物只能起到黑發、擴張血管的作用。至于梅花針等生發工具,也只能改善頭皮血液循環,并不能預防掉發。馬伯英表示,很多患者使用這些產品后只能長出細而短的絨毛,而不能長出真正的頭發。一旦停用,頭發更容易脫落。
近年來,國外也紛紛推出各種治療脫發的藥物和方法,有的聲稱是“最先進”的。如美國的某種口服片劑,就聲稱可使萎縮的發囊復原并長出新頭發。另外一款基因治療脫發產品也在多個國家正式上柜,據稱具有防止發根細胞死亡的作用。英國的一家公司則在“利用克隆技術為患者的頭皮復制新毛囊”。據稱,用這種方法100根頭發就能制造出幾千根新頭發。
“這些治療脫發的產品,雖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并沒有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匆忙上市效果難說。”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德國皮膚病醫學會專家韋斯特曼博士這樣表示。此外,現在市場上一些防脫發的香波、進行頭部治療的儀器、身體調節產品、激光治療等,基本上都只能起到防護作用。而像植發等手段,一是價格貴,二是容易留下“后遺癥”。多數患者不愿“以身試法”。
此外馬伯英教授還告訴記者,目前對脫發仍然是以預防為主,但不同類型的脫發,治療的效果和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斑禿,如果只是受到精神刺激,還是有治愈的可能性。目前斑禿用中醫的方法療效較好,比如用生姜、辣椒等刺激性物品進行摩擦,使用何首烏等中藥輔助頭發生長。至于脂溢性脫發,可以采用中藥內治,結合外用洗劑去除毛囊油脂的方法。
馬伯英說,過去都認為由于基因的不可變性,中藥無法起到調節作用,但就目前情況看,通過中醫還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只是治療時間會比較長。▲
環球時報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