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花
摘 要: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素質,不僅關系到她們能否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且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更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視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教育和培養,著重提高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自身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女大學生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種新現象,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對女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在時代的裹挾之下與時俱進。
關鍵詞: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素質;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233-02
窺視當代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素質,從整體上說還是很高的。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能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努力為走上社會儲備實力。她們的思想、心態是積極向上的,她們注重實現自身價值,體現了與時代脈搏相吻合的個性;她們普遍推崇個性解放、追求獨立人格,好強上進、勤奮刻苦、富有朝氣,希望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學生更為自尊、自強。但是,也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胸無大志,貪圖虛榮,追求享樂,進取意識日趨淡薄。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大潮下,有些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已經不顧廉恥,置道德于不顧,而在違法犯罪的邪道上越走越遠。有的整天沉溺于網絡,荒廢了學業;有的的女大學生傍大款,而失去了人生的坐標點;有的女大學生愛慕虛榮,追求享受,精神空虛,尋求刺激,更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走上賣淫道路,這種現象不能不讓人堪憂。這是社會金錢至上、道德淪喪的結果,是教育癱瘓的直接結果。分析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素質低下有幾個原因:其一是高端教育丟失了人格培養。其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薄弱;其三是學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可見,女大學生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種新現象,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對女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在時代的裹挾之下與時俱進。
一、注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的人格素質現狀令人堪憂。主要表現在:不少女大學生把婚姻當跳板,有錢則嫁;在婚姻生活目標上選擇依賴丈夫;對職業競爭缺乏自信心與承受力;過分依從母親的人格。這些人格特征對女大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而女大學生的不健全人格直接對當代的大學教育模式提出了質疑,探討如何培養新一代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健康的人格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近幾年,各大高校頻繁傳出女大學生殉情的消息,而自殺的方式也各種各樣,駭人聽聞。她們的情商,她們的責任心,她們綜合看問題的能力,她們的思想,承受挫折的能力,都凸顯出當代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令人質疑。因此,要采取積極措施增強高職院校女大學生人格培養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實現女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目標。要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心理咨詢,把一般心理教育與特殊心理教育結合起來,并將其滲透到校園文化和校內生活中去,使女大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學會自我調節,克服自身的個性缺陷,養成寬容、獨立、自信、自強的良好品質。
2.提升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高職院校中,由于有些女大學生心理還不成熟,由此產生迷惘、悲傷、缺乏自信、妄自菲薄、意志消沉、悲觀、空虛等不良心理,因此,學校要特別加強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首先,針對女大學生這一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學校要加強對她們進行思想教育,使女大學生能用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求自己,執著地去追求、奮斗。其次,引導女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和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具有與經濟開放相適應的心理開放度,勇于開拓創新,勇于追求。
3.加強女大學生“四自”教育。高職院校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女大學生進行“四自”教育,充分調動女大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教育她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思考,學會創造,使她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拓展自我,成就自我,不斷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一方面要培養女大學生在學習中有頑強的毅力,另一方面克服傳統中“男尊女卑”、“男主女從”、“女性是弱者”的觀念,樹立自尊、自信的觀念。使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不論在就業過程中,還是在實踐中,都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使自己成為內外兼修的具有健康人格的新時代女大學生[1]。
二、加強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高職院校的一些女大學生,就是因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選擇出現問題,才不同程度地存有依附心理和貪圖安逸的思想,造成其思想墮落、道德敗壞。面對信息開放的時代,面對各種文化思潮的沖擊,加強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1.注重女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當前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必須結合日常思想教育、日常行為管理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從知識、能力、素質入手,重視女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2]。要加強女大學生成才教育,引導女大學生奮發學習,努力成才。學校要引導女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教育她們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創新素質,使自己成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綜合素質能力的既具有現代意識又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女性人才,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才能擔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
2.以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為教育內容。先進文化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源泉。因此,高職院校要將先進文化引進課堂,與科學發展觀教育結合起來,使其對女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先進文化的熏陶下,使她們能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摒棄封建主義自卑自弱的陳腐觀念;克服依附心理,增強主體意識,能夠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正確的思索,對真善美、假丑惡進行正確的辨別,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發揮宣傳陣地的輿論導向作用。高職院校要做好女大學生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女大學生頭腦,幫助她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和學校要加強先進文化的傳播,努力創建一種催人向上、發奮成才的環境氛圍,引導女大學生參加積極、健康、高雅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為女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創造濃厚的氛圍[3]。
三、提升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高職院校女大學生道德的淪落折射出學校道德教育的失敗。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視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教育和培養,提升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提升女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依據女大學生自身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針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邀請一些心理專家和教育專家進行知識講座,學術講座,使女大學生解放思想,拓寬眼界,使其生理、心理水平得到提高。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個別談心,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她們解決心理上的疑難問題,使她們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建立起健康、和諧、平衡的生活情態,從而以良好的心態促進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發展。經常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有益的娛樂活動[4],使女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的熏陶,從而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2.堅持以人為本,采取個性化的教育方法。與男大學生相比,女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克服自身的障礙與弱點,包括影響女大學生發展的主觀心理因素。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給予女大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以創造更加和諧的思想道德教育環境,規避不必要的心理傷害。作為教育者,還要多從心理層面關懷她們,對已有某些不利于健康發展的生存狀態的女大學生,更要從道德與心理的雙重層面上關懷她們,讓她們體會到學校的責任和期盼,感受到教師真心關切,以增強她們的自信心[5]。對女大學生進行幫助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針對不同的人進行個別的幫助。
3.實施女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程。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某些女大學生思想深處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根源,它極大地影響了女大學生的成才與發展。一些女大學生受傳統觀念和社會偏見的影響,把女性化與事業成就對立起來,不僅使自己的成就動機和抱負水平大大降低,同時也形成了個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創造力。因此,面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道德低下之現象,要精心實施道德建設工程。其一,用科學發展觀加強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二,加強底線倫理教育,發展道德能力,增強應對復雜多變情況的能力。其三,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結合起來,幫助女大學生克服來自社會及自身的障礙,使其能勇敢地面對自我,面對世界。其四,實施思想道德建設工程還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構建高層次的文化氛圍,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
女大學生的成才、就業與發展,不僅關系到她們能否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且關系到女性人才資源的開發,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因而在當今時代,高職院校應著重提高女大學生的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女大學生心理狀況調研及疏導教育對策的思考[EB/OL].[2006-09-27].
http://www.lnjsxs.org.cn/zwh/newshow.asp?i_newid=964.
[2]趙偉.加強德育教育 塑造新時期的女性人才[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0,12(4).
[3]佚名.把握“先進性”,加強學生的“三觀”教育[EB/OL].廣東教育課程資源庫,[2004-04-01]http://www.gdtextbook.cn/article
/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83.
[4]雷燕飛.淺談如何做好師專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柳州師專學報.2001,(S1).
[5]姚建輝,胡集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女大學生就業[J].河北政工,2008,(12).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