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是推動對外軍售 質疑武器實戰性能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本報特約記者 盧夢之 本報記者 劉揚
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就國慶閱兵準備情況和中國軍事現代化所發表的講話22日在國防部網站公布后,立即在外界引起強烈反應。美國《防務新聞》25日稱,很大部分西方媒體都將這番講話“曲解成武力炫耀”。中國軍事專家彭光謙認為,在發展軍事現代化這個問題上,不論別人怎么叫喚,中國都要堅持自己的步伐。
描述“中國炫耀軍力”
梁光烈在介紹建國60年來中國國防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時說,“現在我們天上有軍事衛星、先進戰機,地面有新型主戰坦克、各種火炮、導彈,海上有先進艦艇、潛艇,可以說西方發達國家軍隊擁有的裝備類別,我軍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裝備性能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外媒隨后紛紛引述這段講話,但這些報道中不少卻將其描述成“中國炫耀軍力”。法國《世界報》25日稱“北京閱兵時中國軍隊將展示實力”,“中國實際軍費在700億美元左右,其中很大部分用來使解放軍的武器及通訊系統現代化”。美聯社認為,擁有230萬人的解放軍是世界最龐大的常備軍之一,而且現代化水平正在深化,中國第二代戰略核潛艇與美俄潛艇相比并不遜色。此外解放軍與外界的接觸也在加深,中國海軍艦艇已出現在索馬里海域。《印度時報》分析稱,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展不僅使中國能提升遠程兵力投送能力,更有助于中國實施“區域拒止”戰略,將迫使美國調整在東亞的軍事戰略。對這些報道,就連《防務新聞》在報道中也直言,“對于這次罕見的訪談,很多人都將它曲解成中國在進行武力威脅”。
除了這些老套的“中國威脅論”,《防務新聞》還引用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副主席拉里·沃策爾的話說,梁光烈這番講話既是為對即將到來的閱兵活動進行預熱,更是為推動對外軍售。他認為,這次閱兵活動是中國對外展示自制武器裝備的平臺。
爭論中國武器先進水平
除曲解中國國防部長的講話原意外,對“解放軍已擁有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裝備”的說法,許多外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也表達了不同看法。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專家漢斯·克里斯滕森稱,盡管西方國家對中國軍事現代化水平感到擔憂,但“中國軍力水平還沒有得到戰爭的檢驗”。前美駐華陸軍武官丹尼斯·布拉斯科認為,梁光烈上將講話中提到解放軍“基本”而并非“全部”擁有所有現代化武器裝備。他認為,此次閱兵中可能不會出現令西方感到驚訝的新型武器裝備,“諸如東海-10巡航導彈等武器可能是首次官方正式展示,但這些武器的研發一直在其他國家的嚴密監控之下。”他還認為,閱兵無法展示武器裝備在實戰環境下的表現,具體性能還需要進一步確定。
臺灣島內則出現與美國專家的解讀截然不同的意見。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認為,美國軍方有著長期低估解放軍軍力的歷史。他說,自從1964年中國首次核試驗以來,西方總是低估而不是高估中國的軍事發展。“在處理軍事能力問題時,大陸在對外宣布時要么刪減、要么選擇性展示、要么夸大”,林中斌說。這增加了西方國家評估解放軍能力的困難。
目的是加強對中國的遏制
有分析認為,對于梁光烈的說法和中國軍力水平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實際都是為加強對中國的遏制。美國最新版《中國軍力報告》稱“盡管中國軍力不斷發展,但軍事技術水平依然在美國之下”,言外之意是美國依然可以使用軍力來威懾、遏制中國。而由于每年一度的“臺美軍售會議”即將召開,島內出現的以林中斌代表的“唱盛”派言論,用意則更加明顯,意在提醒美國切莫對中國軍力水平掉以輕心,在臺海問題應“有所作為”。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彭光謙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西方媒體的這種曲解就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很不適應,認為這是對它實力和地位的挑戰。中國國防力量發展很快是事實,怎么解讀則仁者見者,智者見智。美國總是用西方之心來猜測中國的發展之勢,但是美國的歷史發展、行為方式和思維習慣和中國都是完全不同的,依此推測中國的發展只會張冠李戴。同時中國作為一個想要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大國,必須有保護自己領土完整的軍事實力,在發展軍事現代化這個問題上,不論別人怎么叫喚,都要堅持自己的步伐。▲
環球時報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