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稱,如熱比婭強行闖關,將被原機遣返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孟甲
臺灣當局25日“明快而果斷地”打碎了“疆獨”分子熱比婭竄訪臺灣的希望,讓兩岸與一場新危機擦身而過。綠營不出意料地迅速對此表達了憤怒,大罵馬英九“媚共”,而藍營則在表示歡迎的同時,指責民進黨把所有智慧用在成為一個“麻煩制造者”上。臺灣《聯合報》進行的民調顯示,支持和反對臺灣當局決定的民眾比例相同,臺灣又一次在處理與大陸關系時表現出分裂和復雜情緒。但不管怎樣,拒絕熱比婭讓最近一再遭受沖擊的兩岸關系避免了一次折騰。臺灣學者張五岳稱,兩岸已經從原有的蜜月期走向互信不足的低迷階段,這次馬政府快速做出這個決定,雖然未必能讓兩岸互信回升,但應該算是止住了互信下滑的局面。
“馬英九終于拿出魄力”
是否允許熱比婭來臺灣,是最近臺灣泛綠陣營拋給馬英九政府的一個大難題,就在外界猜測臺當局將“左右為難”、“猶豫不決”時,臺當局卻表現出了與以前不同的做事風格。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稱:“面對民進黨周邊社團積極邀請熱比婭訪問臺灣的紛擾,馬英九政府終于拿出魄力,斷然宣布禁止熱比婭進入臺灣。”報道稱,臺灣剛上任的“內政部長”江宜樺說,“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簡稱世維會)跟另外一個恐怖組織‘東突有密切的關聯,如果熱比婭來臺灣,她的目的是和‘新疆獨立運動有關,我們很不希望恐怖主義的陰影會帶到臺灣。”
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隨即表示,支持“內政部”這項決定,這個決定不會改變。
25日晚間的電視政論節目中,島內名嘴沈富雄公開為這項決定叫好,稱“馬英九硬起來了”。多位名嘴認為,馬英九過去一直不愿意在這類問題上“反對民進黨主張”,這次卻如此明快地拒絕熱比婭來臺,顯示馬英九對反對黨的挑釁已經不再唯唯諾諾、溫溫吞吞。
在臺灣碰了一鼻子灰的“疆獨”勢力立即做出回應。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世維會”發言人對馬英九政府的決定進行“強烈譴責”,他說,“這是臺灣政府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散布北京的言論,對世維會抹黑”。
人在美國華盛頓的熱比婭25日要求臺灣當局道歉,收回有關她是恐怖分子的指控。熱比婭還夸張地說,不發簽證給她,意味著“共產主義陰影已經籠罩臺灣人民”,她“對臺灣的民主前途感到憂心”。
吳敦義26日對熱比婭的說法回擊說,政府沒有錯,不需要道歉。不過,吳敦義同時表示:“將來如果安全顧慮全都消失,熱比婭還是可以在適當時機申請來臺”。
26日,臺灣“移民署”再次表達同樣強硬的立場,并表示,如果熱比婭強行闖關,臺將把熱比婭原機遣返。據臺灣《聯合晚報》26日報道,“移民署”副署長胡景富表示,針對“獨派”團體有意申請協助熱比婭來臺一事,“移民署”多次召集會議,聽取“國安”、“情治”等單位以及學者專家意見,與會者一致認為“世維會”與“東突”恐怖組織有極為密切與重疊的關系,基于“國家安全”考慮,決議做出禁止熱比婭入境建議。
兩岸與一場災禍“擦身而過”
據臺灣“中央社”和東森電視臺的報道,臺灣做出拒絕熱比婭訪臺的決定后,“近日來憂心忡忡的大陸臺商”奔走相告,松了一口氣。還有臺商表示,在一個臺商協會舉辦的中秋聯誼晚會上,許多臺商聽到這個消息后,都歡呼并舉杯,祝福今后兩岸關系發展更穩定。
據《聯合報》報道,大陸國臺辦25日晚表示,已看到相關訊息,不愿發表評論。
《聯合報》26日的另一篇文章分析說,吳敦義公開拒絕熱比婭訪臺,這個決定離傳出民間社團有意邀熱比婭訪臺不過72小時,而且處理手法“更是一反官場的游戲規則”。在以往,臺灣官員不會回答“假設性問題”,也就是說,在熱比婭確實提出申請之前,臺灣當局不會表態。但吳敦義硬是全盤顛覆“官場潛規則”,在“陸委會”還在強調“情勢不明朗”時就快速宣布“不準”。文章認為,臺當局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為整個熱比婭事件遭到對岸嚴厲批判,如果按以往的方式處理,屆時“馬政府苦心經營的兩岸關系將全盤失敗”。
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報道稱,熱比婭該不該來臺灣的議題,其實就是從熱比婭紀錄片該不該在高雄電影節放映的議題延燒開來的。趁著島內輿論熱議熱比婭,兩個反共團體“青年反共救國團”及“青年逆轉本部”22日表明有意邀熱比婭訪臺。該報道稱,達賴來臺已給兩岸關系掀起波瀾,而熱比婭不只少了一層宗教色彩,還被中國大陸視為民族分裂分子,是烏魯木齊“7·5”事件幕后策劃者,如果獲準入境臺灣,是比達賴喇嘛來臺還要敏感的政治問題。
香港中評社26日的社論稱:“兩岸即將面臨的一場災禍,擦身而過,萬幸之至。在此,我們要對馬政府的決策表示高度贊賞,大聲喝彩。”
民進黨還在挑釁
國民黨一邊倒地表示完全贊成臺當局的決定。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建榮25日下午表示,民進黨炒作“熱比婭議題”,令人感到非常遺憾。國民黨“立法”黨團當天也支持臺當局不發給熱比婭入臺證件,以免傷害兩岸和諧關系。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稱,臺灣各界應以長遠眼光看待兩岸的和平穩定發展,而不是短線操作政治議題。
綠營的態度也是一邊倒。民進黨25日發表聲明,要求臺灣當局向民眾“交代”恐怖分子的認定標準,并以美國認定熱比婭是政治難民為由,批評當局的做法。
民進黨“立委”蔡同榮不顧事實地稱,“馬政府上臺一年多,至少就有達賴和熱比婭兩個黑名單,而且全世界只有中共把他們列為黑名單,臺灣到底是主權國家,還是中共的附庸國?”
已經邀請熱比婭竄訪的“臺灣青年逆轉本部”25日發表抗議聲明,聲稱邀請熱比婭來臺的決心不變。
據《自由時報》報道,原本被撤出高雄電影節的熱比婭紀錄片將照樣在電影節放映,不僅如此,綠營還計劃“全面開花”,在臺灣各縣市放映這部片子,以后還要邀請更多新疆和西藏的紀錄片在臺灣放映。
兩岸良善互動不該被惡意挑動所破壞
臺灣《聯合報》25日晚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28%的民眾支持拒絕熱比婭的決定,而反對者同樣是28%,另外有43%的民眾對于是否該讓她來臺沒有意見。《聯合報》認為,這說明臺灣民眾對于熱比婭所知有限。
但對于這樣一個多數臺灣人毫無所知的人物,島內偏綠的媒體卻把她夸到天上,在報道中稱最近幾天高雄市民排著長隊去看關于她的紀錄片。《聯合報》的社論諷刺說,許多“臺獨”人士對于熱比婭是何許人原本毫無所知,只不過看了一部影片,就驚為天人,不嫌太天真嗎?
綠營的《自由時報》在社論中以罵街的方式稱“中國才是最恐怖的恐怖組織”,還說馬英九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投降”,“將以消滅中華民國之舉遺臭萬年”。但臺灣《中國時報》卻在背景報道中詳細介紹了國際社會認定的熱比婭及“世維會”與恐怖分子的關系,稱“世維會”秘書長就遭到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的通緝。
臺灣《中國時報》26日在題為“兩岸良善互動不該被惡意挑動所破壞”的社論中寫道,民進黨擺明了就是要挑起大陸怒意,再收割釀成沖突后的政治利益。“兩岸關系不論過往曾如何風風雨雨,如今它正朝著一個符合最大多數人利益與福祉的方向走,這期間兩岸間不是沒有歧見,雙方尚待解決的難題也還有很多,但終究這都是可以透過協商與對話加以解決的,不該也不必因為少數人的惡意操作,就讓剛剛經營出來的良善氛圍,旦夕間陷入危局。”▲
環球時報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