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常聽美方指示” 島內各界感到“傻眼”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曉琳
本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繼狀告美國總統奧巴馬之后,陳水扁再度講出“驚人之語”,宣稱在位8年經常按美國在臺協會(AIT)的指示做事,因此“應視他為美軍官員”,由美國軍事法庭對其進行審理。陳水扁的這番表述不僅讓島內輿論大跌眼鏡,也引發媒體驚呼,“不要輕估陳水扁的瘋狂難測”。臺灣東森新聞的分析認為,為了不受臺灣法律的管轄,臺灣前“總統”成了美軍官員,到美國另辟司法戰場。陳水扁供認“過去8年常常聽AIT指示”,到底他聽了美方哪些指示?是否有賣臺?都應該說清楚,否則他恐怕已觸犯了“外患罪”。
扁想把美方繞進去
據臺灣《聯合報》26日報道,陳水扁在美國的委任律師利瓦伊近日替陳水扁向美國軍事上訴法院提起訴訟。陳水扁在訴狀中表示,他在位8年,常常感覺有“神秘力量”在后面同時運作,經常按照美國在臺協會(AIT)的指示做事。“我感受美國的行政部門,經常做有關臺灣本地人民生命、自由和財產的決策,或是有關臺灣領土處置的決策,這些問題,都沒有跟我們本地臺灣人進行事先的洽商或商量”。為此,陳水扁認為自己曾任美國政府的“代理人”,接受美國政府指示,“應視為美軍官員”。作為“重要補充”,代扁遞狀的“福爾摩沙法理建國會”執行長林志升也煞有介事地“透露”,陳水扁曾告訴他,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楊蘇棣于2006年6月26日曾在“總統府”向扁提出三點“訓示”:“臺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臺灣人不可以公投,臺灣地位未定”。
就在陳水扁及其親信拼命想要“把美國繞進去”之際,利瓦伊卻在接受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訪問時明確表示,陳水扁要求美軍介入,“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好,讓他出獄是唯一的結果”。
對于陳水扁和律師的驚人之語,美國法律界人士認為,要美方認同陳水扁的羈押屬于他們的管轄范圍,這種幾率恐怕不太高。就連民進黨也感到“有些傻眼”,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表示,陳水扁的論述對官司根本沒幫助。也許是扁在絕望中想得比較多,“或許是幫他寫狀紙的人想得太多了”。
二審之路不好走
盡管陳水扁想盡辦法為自己脫罪,但要想在二審中“如愿過關”,島內輿論認為“恐怕難度相當不小”,因為負責扁案二審的林錦村、張進豐和黃和村三位公訴檢察官及鄧振球帶領的合議庭“個個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據《聯合報》報道,林錦村、張進豐和黃和村三位公訴檢察官在不少島內重大案件偵辦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扁案偵辦的新生力軍,他們本身就已經是扁系陣營的“重大現實威脅”,更不要說將要和特偵組檢察官聯手出擊。公訴檢察官“勢不可擋”,曾被陳水扁寄予厚望、“不是蔡守訓就好”的臺灣“高等法院”合議庭法官也讓扁系人馬“不看好”。新的合議庭由審判長鄧振球領軍,包括受命法官彭幸鳴、陪席法官潘翠雪。面對宣稱要“決戰二審”的陳水扁,合議庭24日針對扁案作出的第一個裁決就是繼續對扁延期羈押。鄧振球還表示,扁案是重大矚目案件,合議庭已經開會決定,將以“速審速結”的原則,密集開庭審理此案。有島內分析認為,看來扁案二審也是兇多吉少。《聯合報》的社論也表示,扁案發展至今,一方面陳水扁將臺灣獻為美國“軍事占領”的領地,另一方面二審裁定續押。陳水扁似乎已走到司法與政治雙輸的地步。
輿論呼吁扁應盡速認罪
對于陳水扁一再打出“美國牌”,文化大學教授蔡逸儒撰文稱,陳水扁擺明了就是要用告洋狀的方法,來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要美國干涉臺灣內政,但美國國務院已經表明態度,不愿對此問題有所回應。國際媒體也都把這當成天大的國際級笑話看待,直說這樣下去真要把臺灣的顏面丟得干干凈凈,讓全體民眾一同蒙羞。經過陳水扁一家這么再三折騰,大概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相當樂于見到將陳水扁全家關入大牢,處以最重刑罰,少了個禍害,看看臺灣社會能不能夠稍微正常一點。
不少臺灣法界人士也表示,陳水扁所涉的案件不但大多屬于重罪,且幾乎都被法官認定是犯罪證據確鑿,因此對于從檢方偵辦起就開始苦思訴訟策略的陳水扁來說,此時應該了解到“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環球時報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