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庚

一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閉幕不久,中共中央機關即準備從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遷往北平。23日上午,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向北平進發。中共中央五大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分乘中型吉普。上車時,毛澤東笑著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接著,話鋒一轉,語氣堅定地對周恩來強調道:“我們不做李自成。”
毛澤東一行人馬,經唐縣、保定,抵達涿縣。在高碑店,毛澤東聽取了在那兒迎候的葉劍英、滕代遠關于中央進入北平安排的匯報。
1949年3月25日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日,對毛澤東來說也是極為緊張熱烈的一天。凌晨,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和中共中央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涿縣火車站登上火車。凌晨3時,周恩來下令發車,列車徐徐駛出涿縣車站。
從涿縣站開出的火車共有3列:第一列,8節硬座車廂,載著警衛人員和一部分機關干部,預定到北平西直門下車,改坐汽車直接去駐地香山。第二列,8節軟臥車廂,供中央領導人乘坐。第三列,5節硬座車廂,3節行李車廂,供高級干部乘座,到前門車站下車,乘汽車巡城觀光一周后,進入香山。
中央領導人乘坐的專列,為了不驚動群眾,便于警戒,經豐臺、西直門悄悄地駛進北平清華園車站。從涿縣站到清華園站60多公里,車行兩小時。
3月25日清晨6時許,中共中央五位書記在晨曦中步出清華園站,按照中共北平市委負責人的安排,乘汽車到頤和園休息。休息的地方是萬壽山一間很大的房間,空空蕩蕩,什么家具也沒有,只有一些木頭長凳。
此時為農歷二月,北平天氣還很冷,又沒有暖氣。有關負責人擔心時間長了,中央領導人會受不了,便一面命人飛車去火車站去取行李,一面組織人員就地做飯。飯后,工作人員將木凳拼在一起,鋪上被褥,讓毛澤東和朱德等幾位首長臨時休息。周恩來沒有休息,他讓他的衛士長成元功留下看管文件等物,本人則同有關同志去西苑機場,察看下午毛澤東將參加的閱兵式現場。
下午3時,毛澤東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一道,到西苑飛機場,會見了北平市各界代表和已到達北平的民主人士共1000多人。然后,分別登上檢閱車,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天,新華社向全國播報了“黨中央毛主席勝利抵達北平”的消息。
晚上,中共中央五位書記宴請曾經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民主人士和黨外朋友。宴請結束后,毛澤東乘車來到香山,住進雙清別墅。
二
香山地處北平西郊,離城里約20多公里,山高偏僻,這是中共中央遷入中南海之前的臨時辦公地點,對外稱“勞動大學”。
當時,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等中央主要領導人沒有住進中南海,主要原因是這里隱蔽安全,因為北平剛剛和平解放,城里還有尚未肅清的殘余敵特,青島也還沒有解放,敵機隨時有從青島飛來空襲的可能。
毛澤東居住和辦公的雙清別墅,在香山的南面山坡上,是前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熊希齡的私人別墅。熊希齡晚年從事慈善事業,在香山開辦慈幼院,自任院長。熊去世后,其夫人、著名大學教授、社會活動家毛彥文女士接任香山慈幼院院長。1947年,毛彥文當選北平市參議員,同年11月當選國大代表。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毛彥文就已去南京,1949年4月去臺灣。在中共中央機關到此之前,北平市人民政府已將慈幼院由香山遷入城內。
雙清別墅院內,蒼松翠柏高大挺拔,一池泉水清澈如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靠近山腳的地方有兩個防空洞,這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到來之前由第四野戰軍工兵部隊挖的,戰士們還在兩個洞口分別刻上斗大的字:“毛主席萬歲!”“朱總司令萬歲!”毛澤東到來后發現這一情況,立即讓工作人員將這兩句標語涂掉。

3月25日當夜,衛士們安頓毛澤東睡下。沒想到剛睡一會兒,就聽他叫值班衛士。原來,毛澤東睡慣了木板床,現在躺在軟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他讓幾個值班衛士把床墊抬到堂屋,臨時擱上木板,這才漸漸安睡。第二天,衛士趕緊找來木匠做了一副木床板,放到床架上。
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4位中央書記都住在雙清別墅北面的來青軒。那里房子多,和毛澤東住的院子相隔不遠,中間有一條石子鋪的路相連。
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居住期間,很欣賞這里的景色。毛澤東很忙,白天開會研究工作,晚上看書、起草電文或文稿,往往是夜以繼日不停地工作,這當然很累。毛澤東有時就到院子里散散步,伸伸胳膊,踢踢腿,扭扭腰,活動一下身體各部關節。有時也到亭子里坐坐,偶爾也到水池南岸的平臺上走走。一天深夜,毛澤東從屋里走出去,到了門口,伸臂擴胸。衛士李德華正在院內站崗,怕夜黑毛澤東看不見路摔著,就隨手拉亮了電燈。毛澤東說,“不要開燈啦,天黑好思考問題,還節約電。”李德華聽罷只得將電燈關上。有時,毛澤東連續工作幾天幾夜也不睡覺,看著看著書或材料就睡著了,醒了伸伸懶腰繼續工作。那時,天氣比較冷,屋內供暖條件又差,加上毛澤東長時間辦公,腿和手都是涼的,眼睛布滿了血絲。衛士們看到這種情形,心里很難過,就勸毛澤東休息,睡一會兒再工作。可是,毛澤東卻說:“不行啊,今天該辦的事不辦,明天還是我辦啊。電報晚發一分鐘,我們前線的戰士就不知道有多少犧牲;晚一分鐘,我們白區的老百姓就不知遭多少罪。”
三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南京政府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4月21日,毛澤東、朱德聯合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22日,我軍順利地渡過了長江。毛澤東午休后起床時興致很高,邊穿衣服邊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蔣介石想拖延時間,重整軍隊,妄圖卷土重來,他認為我們好欺騙呢。你可不知道我們也需要這段時間調動軍隊,造船修船呢。他在那邊修防線,我們在這邊架大炮,誰也沒閑著。結果呢,他只落得個拖延時間破壞和平協定的罪名,什么便宜也沒占上。我們利用夜色,利用炮火掩護,一下子就過去30萬軍隊。他們的軍隊垮臺了,我們的軍隊就要打到南京去了!
果不其然,次日,即4月24日,捷報傳來了。那天上午,毛澤東起床后來到院子里的涼亭,衛士把《人民日報》報道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號外”遞給他看,他看得非常專心,攝影師徐肖冰碰上了這個絕好機會豈能放過?趕忙舉起相機,攝下了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鏡頭。毛澤東站起身說:“解放南京了,不要我一個人高興,大家都該高興嘛!來,照相也要一起照。”說完,毛澤東便招呼工作人員合了一張影。合過影后,毛澤東回到他的辦公室揮起如椽大筆,寫下了輝煌而又不朽的詩篇——《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兩句詩表明了當時中國共產黨人以及人民解放軍全體將士乘勝進軍、解放全中國的心聲。
四
毛澤東住進雙清別墅后,廣泛接觸愛國民主人士,和他們共商建國大計。毛澤東在這里先后接待過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張治中,以及張瀾、李濟深、沈鈞儒、陳叔通、何香凝、柳亞子等人。毛澤東對這些民主人士很尊敬,十分親切有禮。一聽說哪位先生到了,便馬上出門到汽車跟前迎接,親自攙扶下車、上臺階。一些民主人士見到毛澤東總要豎起大拇指,連聲夸贊“毛主席偉大”。凡遇到這種情況,毛澤東總感到十分不安。有一次,毛澤東出門迎接李濟深,李一見面就夸毛澤東了不起,毛澤東扶他進門坐下后說:“李老先生,我們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了解,不要多夸獎,那樣我們就不好相處了。”

毛澤東在雙清別墅會見傅作義時,稱傅作義為“傅將軍”,傅作義稱毛澤東為“毛先生”。交談中,傅作義向毛澤東請求回家鄉(山西榮河,今臨猗)治理河套,搞水利建設。毛澤東說:“當一個省的水利廳長太小了,當水利部長吧,將來,不但要治黃河,還要治淮河。”新中國成立后,傅作義當了23年的水利部部長,為新中國的水利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
當時,毛澤東還主動向傅作義征求意見,說:“北平解放了,你們對我們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傅作義說:“共產黨辦事認真負責,對我教育很深。解放軍紀律嚴明,我戎馬一生,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好的軍隊。”
艱苦樸素是毛澤東歷來所提倡并且身體力行的作風,到了香山,按說此時比轉戰陜北時的條件好多了,但即使如此,他還依然穿著樸素,腳上常穿的還是雙厚膠底的布鞋。他的拖鞋就更慘了,一只拖鞋上還有個洞,就這樣他也不準丟棄換新的。有一天,毛澤東準備會見張瀾先生,事前他吩咐衛士長李銀橋說:“張瀾先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在民主人士當中享有很高威望,我們要尊重老先生,你幫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換換。”結果,李銀橋在毛澤東僅有的幾件衣服里挑了半天,也沒找到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李銀橋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得不對毛澤東訴苦道:“主席,咱們真是窮秀才進京趕考,一件好衣服都沒有。”
毛澤東說:“歷來紈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績,安貧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們會考出好成績!”
李銀橋說:“現在做新衣服也來不及了,要不先找人借一件穿?”
毛澤東不同意跟別人借衣服,說:“不要借,有補丁不要緊,整齊干凈就行,張老先生是賢達之士,不會怪我們的。”那天,毛澤東就是穿著補丁衣服會見張瀾的。
由于工作需要,毛澤東也經常進城辦公、訪友和參加一些活動,進城辦完事后又回到香山雙清別墅。
五
1949年5月1日,毛澤東驅車前往頤和園看望柳亞子。
當時,柳亞子居住在頤和園的益壽堂。當毛澤東踏進一座別致的小庭院時,柳亞子早已恭候在院子里。他熱情地上前同毛澤東握手寒暄,兩人久別重逢,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進屋后,倆人談笑風生。休息了一會兒,毛澤東約柳亞子同游頤和園,柳亞子欣然同意。毛澤東與柳亞子說笑著走下了山,漫步長廊,來到了石舫處游覽。他們在這里休息了一會兒,準備乘船游昆明湖。這時,毛澤東被在湖中劃船的一名解放軍戰士認出來了,那名戰士站起來向毛澤東敬禮。解放軍戰士這一特別舉動,引起部分學生、市民的注意,使他們認出了毛澤東。劃船的游客紛紛將船向岸邊劃來,岸上的一些游客也紛紛擁了過來。毛澤東站立起來,不斷向游人招手致意。這時,人越聚越多,圍得個水泄不通。見此情景,警衛處長汪東興趕緊叫衛士將早已準備好的游船調過來,請毛澤東和柳亞子上船。毛澤東上了船,圍觀的群眾才漸漸離開。然而,蕩在湖里的小船,卻一艘接一艘地向毛澤東乘坐的大船靠攏。衛士們不斷示意,請他們不要靠得太近。
毛澤東與柳亞子在船上你一言我一語,引經據典,無所不談。考慮到毛澤東的安全,汪東興對毛澤東說:“主席,咱們的船不到十七孔橋去了,就在昆明湖東堤上岸吧。”毛澤東點頭同意,于是把船劃到昆明湖東堤棄船上岸。
不料,岸上早已圍了不少群眾。當毛澤東走到他們跟前時,大家都主動給他讓開道。毛澤東同柳亞子走到新建宮門時,他們握手告別。這時,越來越多的群眾向這邊擁來,汪東興讓警衛員叫司機顏再生將汽車開過來,待毛澤東一上車即命開車。幾名衛士趕緊登上了一輛吉普車緊隨毛澤東的車,護衛毛澤東回雙清別墅。
六
一天,毛澤東帶著長子毛岸英、女兒李敏出來散步,來到雙清別墅東門下坡路邊,看見路旁有幾個建筑工人正在吃午飯。這些工人是行政處修建科從青龍橋一帶招來為雙清別墅修理房子的。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走過去,向他們連連招手問好。當毛澤東發現工人們吃的都是玉米面窩窩頭就著干咸菜,便同他們拉起家常,詳細地詢問起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毛澤東關心地說:“你們在外邊干活,吃窩頭就咸菜真辛苦,以后你們吃飯就進院里去吃,院里有開水喝,老喝涼水對身體不好,時間長了要生病的。”
這時,一個叫萬泉林的老工人說:“我們覺得這樣就不錯了,這樣的生活我們也習慣了。在日本人占領時期,連窩頭也吃不上,吃的是橡子面。國民黨在這兒的時候,干一天所得的工錢還填不飽一家人的肚子,一天掙的錢,早上能買5斤棒子面,到下午下班再去買就漲價了,一天的工錢只能買3斤棒子面了。我們這些干活的工人,不能在人家院子里吃飯,進人家屋里干活還得脫了鞋才能進去。”
毛澤東聽后問道:“現在的物價也還不穩定,你們的生活能有什么保障嗎?”
萬泉林告訴毛澤東:“現在和過去不一樣,過去掙的是紙票子,現在掙的是小米。我們一天掙10斤小米,小米1000元(舊人民幣,即后來的1角——筆者注)1斤,我們掙10斤,漲到2000元1斤,我們還是掙10斤,這樣我們就不吃虧了,生活就有了保障。”
毛澤東聽了,臉上露出一種滿意的神情。在向工人告別時,他很客氣、很禮貌地對他們說:“你們幫我們干活,謝謝你們。”
這些工人怎么也不會想到,站在他們面前跟他們親切交談的竟是偉大的人民領袖。因為此處對外宣稱是“勞動大學”,工人們總以為此人可能是勞動大學的校長抑或是教書的先生。
毛澤東在香山別墅居住時,還曾進城看過梅蘭芳、程硯秋等藝術大師表演的京劇。

七
1949年6月19日,毛澤東在雙清別墅親筆給宋慶齡寫了一封滿懷激情的信:
慶齡先生:
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程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專此。
敬頌大安!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北平對宋慶齡來說是個傷心之地,她曾發誓再也不進北平。這次宋慶齡見到由鄧穎超、廖夢醒專程赴滬,送上毛澤東的親筆信,深為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真誠所感動,于是欣然同意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8月28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親自到火車站迎接。當晚,毛澤東設宴為宋慶齡洗塵,熱烈歡迎她來北平共商國家大事。
1949年6月11日,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預備會,商定參加新政協籌備會的單位為23個,共134人,并確定籌備會常務會委員會人選等。
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毛澤東、朱德、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陳嘉庚等先后講話和發言。經討論和修改,通過了籌備會的組織條例和新政協籌委會常務委員名單。
當天晚上,籌委會常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推選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李維漢為秘書長。
毛澤東進城參加完重要會議和活動仍回香山居住。建國在即,有許多重要問題要及時向毛澤東請示和報告,毛澤東也要常跟已進城的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以及新政協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幾位黨外副主任,還有其他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當面交換建立新中國大計,顯然,毛澤東再在香山居住已有諸多不便了。
毛澤東從1949年6月中旬開始進城辦公,中南海的菊香書屋就成了他臨時辦公和休息的地方。6月30日發表的那篇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就是在菊香書屋寫就的。這篇光輝著作為《共同綱領》奠定了理論和政策的基礎。1949年8月底,毛澤東正式離開香山雙清別墅,搬遷到中南海辦公和居住,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
責任編輯 謝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