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明
2009年8月31日對于日本政壇來說很有紀念意義。在第45屆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正如選前各界所預料的那樣,瘋狂席卷了眾議院480張議席中的308席,一舉成為日本政壇第一大黨。民主黨實現了政權更迭的選舉目標,這也是戰后日本時隔62年來的首次。
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令日元在外匯市場上一時備受追捧。8月31日,美元兌日元最低曾滑落至92.55日元,尾盤雖有所反彈,但收盤價還是報于93.12日元,創下了美元兌日元自8月以來下跌走勢的新低,這是因為市場對民主黨獲勝后產生的經濟影響有良好預期。
首先,民主黨選舉綱領重點強調的是民生,這意味著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可能發生重大改變。民主黨將改變日本經濟的發展模式,從目前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逐步轉變為以發展內需為主。反映在外匯市場上,日元的升值對其經濟的影響不會像現在這么大,日本政府也會改變目前為了保持巨額的貿易順差而維持日元弱勢的匯率政策。這也就意味著,日本政府由于日元升值而采取的干預政策可能會減少。
其次。政府對消費的重視將使日本長期的通貨緊縮狀況可能發生改變,進而使得日本長達十幾年的低息甚至是零息政策發生變化。這一變化將直接結束日元長期作為套息交易資金來源的現狀,以日元作為套息交易的行為或將終結,日元長期走弱的理由也就不復存在了。
其實,日元當下的走勢還是短期市場對日本政權更迭事件本身的反映,日元此次快速上漲似乎還是投機的因素多一些。市場對整個日本政權更迭所帶來的期望還需要時間來檢驗,畢竟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同前,這種影響力還不具備持續性,未來日元的走勢仍將是經濟基本面與風險情緒的博弈過程。未來美國經濟狀況前景以及美聯儲的升息預期,或將迅速取代日本的政治因素,成為主導美元和日元匯率走勢的主要因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金融系統是否確實穩定下來,房價下跌能否見底,勞動力市場能否企穩是未來市場關注的重點,也是外匯市場進一步發展的依據。數據表明,金融系統正在確實穩定下來,房價也在谷底開始企穩。美國經濟增長的拐點已現,最低點已經度過。第二季度美國GDP數據中有跡象表明,再庫存化近期有發生的可能性。隨著經濟的逐步企穩,外匯市場投資者也將逐漸回歸到關注經濟基本面所決定的貨幣內在價值上,美元兌日元仍有走強的希望。
未來外匯市場的拐點應該發生在市場對加息的預期上。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好轉,美聯儲已經開始考慮復蘇后的“退出策略”的選擇。這必將是一個逐步推出的減法過程,也就是說,美聯儲最先考慮的是如何回收前期大量推出的創新型流動性工具,然后才會考慮加息事宜,加息不會是美聯儲最先推出的貨幣政策,但也小一定是最后推出,所以短期內美聯儲不太可能采取加息措施,這也就意味著外匯市場仍將維持目前的震蕩格局,美元兌日元仍將維持一個區間震蕩格局:但是,外匯市場還是靠預期在推動,一旦預期逐步形成,美元兌日元將呈現出階段性走強。
目前,美元兌日元短線已經形成頭肩頂形態。頭部在97.78,左肩為94.78,而右肩則為95.06,頸線是93.09-93.41趨勢線。經測算,目前的頭肩頂形態的最小目標值為91.80附近。目前來看,美元兌日元匯價的關鍵水位在93整數關口,若有效跌破93水準的話,后市將再一次測試91.73。但是,即使93附近匯價受到支撐,美元兌日元匯價的上方也是阻力重重,如頭肩頂頸線、91.73-97.78的61.8%回檔位等。預計短期內美元兌日元匯價仍將在前期的下降通道的上限下方運行。短期支撐位93.00、92.00、91.70,阻力位93.50、94.0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