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世界豆漿店拍出天價
臺灣豆漿的代表——永和世界豆漿大王產權糾紛28日暫時宣告落幕。據《聯合報》29日報道,第二代繼承人李慶余以6000萬元新臺幣的天價標下祖傳的26坪(1坪約合3.3平方米)一樓店面,另一所有權人王寧柔可以分得3000萬元,該店產權自此全部屬于李家所有。臺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負責人戲稱,永和世界豆漿大王可能是全臺灣最貴的豆漿店了。
創業達半個多世紀的臺北縣永和市“世界豆漿大王”,可以說開啟了永和豆漿聞名遐邇的傳奇。據《聯合報》報道,1955年,退伍老兵李云增、王俊杰在永和縣落腳后,憑著對家鄉美食的眷戀,他們賣起了燒餅豆漿。濃郁又帶點焦味的豆漿,吸引了不少食客,豆漿攤位也很快擴大成店面,并開了分店。1975年起,世界豆漿大王開啟了24小時營業的先例,成了很多臺北人的集體回憶。如今永和豆漿揚名島內外,已經成為臺灣豆漿店的代名詞。
慕名去永和世界豆漿大王的名人非常多。像宋美齡很喜歡帶海外友人到店里,她形容那里的豆漿是“玉液瓊漿、甘如蜜酪”,這兩句名言也成為世界豆漿大王的金字招牌。蔣經國常在經過中正橋時,由隨從下車買回在車上吃。其他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武打巨星李小龍和美國影星伊麗莎白·泰勒等人,也都曾是世界豆漿大王的座上賓。《聯合報》形容說,半個世紀以來,島內外明星、藝人來此喝豆漿者,難計其數。
世界豆漿店的產權糾紛,在島內也很受關注。據了解,位于永和路2段284號的建筑,是其原始店面。創始人第二代李慶余和王寧柔原本各繼承一半,1999年王父將豆漿店交給李慶余經營,王寧柔則收取租金。2005年9月租約到期后,王寧柔突然沒有收到每月35萬元新臺幣的租金,經多次催討無效后,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考慮到房地僅26坪,如果切成兩半恐怕破壞其經濟價值,因此判決將該房地拍賣后平分。業界人士分析說,本案因被媒體關注,一開始就注定只有兩個繼承人“自己玩的份”,但6000萬元的價碼實在高得嚇人,顯示李慶余“勢在必得”。▲(張雯雯)
環球時報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