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商務部在反壟斷審查方面日趨成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9日報道,中國商務部已批準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收購德爾福公司部分資產的計劃,但為這筆交易設置了限制性條件。中國汽車專家認為,此舉是保護中國行業在全球化時代繼續發展的良好開端。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的德爾福公司原為通用汽車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1999年從通用汽車獨立出來,但自2005年起便進入破產保護程序。2009年7月,通用汽車決定回購德爾福。8月31日,通用和德爾福向中國商務部遞交了反壟斷調查申請,同時也根據俄羅斯、墨西哥、歐盟等各國反壟斷法規定,向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部門申請了反壟斷審查。目前,該交易已經得到了包括美國、歐盟等監管部門的批準。
中國商務部認為,這筆交易可能對中國汽車整車市場及其上游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競爭產生不利影響。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去年德爾福全球銷售額為160億美元,中國業務約占10%,他們在中國的本土汽車企業客戶包括奇瑞、長城、北汽、華晨、吉利等,并且不少零部件產品對于整車廠來說還非常關鍵。《華爾街日報》評論說,中國商務部為這筆交易設置了限制性條件,是為了“防止通用汽車獲得德爾福公司的中國客戶的商業機密”。
根據商務部設定的條件,通用汽車與德爾福公司不能相互交換和溝通德爾福公司掌握的其他中國汽車廠商的競爭性保密信息,以防止通用汽車獲得中國廠商的研發和車型等競爭性信息。通用汽車不得專門制定對德爾福有利而對其他供應商不利的不合理采購條件。商務部在公告中強調說,通用汽車、德爾福應當定期向商務部報告其遵守上述限制性條件的情況,雙方如有任何違反上述限制性條件的行為,商務部將依法予以處罰。
“環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海律師2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認為,中國的商務部在反壟斷審查方面越來越成熟,同時也越來越自信和強硬了。其實早在去年11月,商務部就附限制性條件批準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收購美國AB公司。該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08年8月1日頒布后的第一個獲得批準并進行公告的并購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汽車問題專家萬軍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通用案”說明中國政府正在更多地運用法律保護中國民族企業在全球化下的發展。美國最大的汽車整車供應商通用與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在中國都有相當規模的投資企業,這兩家企業90年代“分手”,現在又“重續前緣”完全屬于商業行為,但客觀上會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商務部列出的四個限制條件恰恰點出了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最有可能出現的“四種不利情況”,這樣的預防性的做法,將規范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運營。▲(魏 萊)
環球時報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