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敏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活動,要求學生具有主動探索精神,具有嶄新的意識、創新的思維。作文創作問題,主要表現在敘事性文體的創作,它最能體現作文創作的“本質”。敘事性文體作文的創造,應從“想象”和“聯想”說起。想象和聯想是創造的翅膀,提高想象和聯想能力是提高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作文的創造性思維源于學生心智的鮮活與靈氣。非凡的創造力是對自然、生活、社會做審美把握的結果,是在美的意識下感知世界、創造世界。
一、創造性思維始于求真
對于學生,教師要善于啟迪情趣,想方設法,積極誘導聯想與想象能力。用心觀察世界,體味生活。有了聯想和想象,學生就能使自己的思維火花迸放。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根據生活創設美的情景。如:作文題目《母親的目光》,有同學這樣寫:母親得知我生病,匆匆趕到我的床前。我微微睜開雙眼,發現母親正慈祥地看著我。那是一種怎樣的眼神啊!我知道,母親看著我的目光,是天空對白云的目光,是礁石對海浪的目光,是河床對小雨的目光。那種目光是晨曦對嬌花的沐浴,是春風對碧水的輕撫,是春雨對禾苗的滋潤,是大樹對小草的呵護。
學生只有運用創造性思維,才能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才能擴展想象的空間。教師對作文的選材必須貼近生活,創造條件激活學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促使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的文章。
二、在情感的陶冶中培養創造性思維
情感是學生主觀參與融入作文中極為重要的心理因素。要在作文中激發學生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情感投入,因情而為文
在景物描寫中要融入感情,不作無病之呻吟。要抓住最能使自己感動的事物來寫。在作文中,要寫出作者對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的感受體驗而產生的快樂、悲憤、喜愛、憎惡等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求學生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最能觸動自己情感的事。只有使自己感動的材料,寫起來才可能感動別人。有學生編出父母傷殘、沒有挫折創造挫折的事情,不僅寫不出真情實感,得不到高分,而且對自己情感的培養也沒有益處。
2.注意時代精神對情感的觸發
作者要能夠與時代精神保持一致,能夠站在時代的高處,及時準確地把握時代的脈搏,感覺到時代的召喚。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收集資料,常看新聞,對科技動態、政治變遷要格外重視,并且在相關的作文中要能體現出來。
學無止境,作文教學要放手發動學生,采取新鮮、活潑的教學形式。我思維、我快樂,我手寫我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現作文教學中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作者單位:河北省濮陽縣化肥廠職工子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