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強
在語文教改穩步推進的當下,語文教學的困境并非一味地要歸咎于課堂,歸咎于教學方法的死板,教學理念的陳舊,教學思想的僵化。我們不妨將眼光放得遠一點,從圈子里跳出來,看看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正在背離語文的宗旨,這話也許有點駭人聽聞,可是,在一個產生不了英雄的時代,我們大談英雄的出現,豈不是天方夜譚?
其實,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你在三尺講臺上一站,你會覺得,你說出的話是多么的擲地有聲,多么的莊言,崇高而富有威望,你認為你或許正在改變世界,你相信你的學生會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但當你走下講臺,你會發現你推崇與贊美的正好處于生活的邊緣地帶,你神往與憧憬的正好是社會的末流,你真正體會到語文教學中的“高處不勝寒”啊!你會很困惑,為什么呢?筆者斗膽分析以下原因,以與方家請教。
一、這個社會已漸漸蛻變為一個崇高娛樂的時代,作為承載人文精神的語文能與純粹的娛樂水乳交融嗎
娛樂已成為這個多元化社會世俗生活的主流,無論是傳媒還是影視,娛樂至上已是不爭的事實。娛樂消減了人們對精品文化的閱讀,娛樂擠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余”時間,使得詩化的語文在生活空間中無立足之地。現代社會,由于生活的緊節奏,工作的繁忙,就業的壓力,這些心理負荷促使大多數人想放松自己,于是娛樂自然而然走上了成人世界舞臺。嚴肅、高雅的語文(指作品閱讀)自然江河日下。于是,一夜之間捧紅一個超女的現象已不奇怪。這樣的社會現實誤導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也影響了語文教師內心的尺度,語文被疏遠理所當然。
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也左右了學生學習語文,老師教授語文的興趣,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對人文作品的閱讀量
電視,各種各樣的電子娛樂品,尤其是網絡世界魚龍混雜的信息,已嚴重削弱了語文曾經有過的地位,一個學生可以抱著方便面在電視機前“享受”上幾個小時,或者在網絡虛擬的世界中整天發狂,但他已絕不可能在語文世界的閱讀中忘我,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這里暫不多贅。
三、價值標準的錯亂,讓語文的崇高處于尷尬境地
語文是與功利格格不入的,語文的精神世界中有兩個字——崇高,語文正是憑著這兩個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完成了傳統人文精神的延承。然而,現代社會,追功逐利的大環境勢必影響語文理想化陣地,使語文的有些理念顯得不堪一擊。一個小學水平的人可以腰纏,然而飽嘗寒窗幾十載的人也許寄人籬下。讀書無用,尤其是讀語文更無用論正在抬頭,這就印證了古人語“百無一用是書生”。其次,“驊騮拳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的現實在大多數用人單位還存在,這種“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的特殊差距與不合理地位也影響了語文價值世界的恒一性。第三,“名人效應”,追明星、評名師、選優秀已泛濫于這個世界。任何東西一旦泛濫,就會過之而不及,其造成的結果很可能是華而不實的“實至名歸”,果實累累的卻無知無名,這種社會流弊已深刻觸及學校這一干凈家園,這勢必也會左右學生評判事物的標準,從而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的信仰,教師對語文的精神依賴。
四、快餐化的文化氛圍,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的教學現實與語文的學習的長期性、高雅性、素養性相背離
1.快餐化的文化氛圍與語文世界的潛心閱讀相矛盾。因為語文學習是一個咀嚼消化再吸收的享受過程,一般需要閱讀者耐得住寂寞,坐得穩板凳,這與快餐化的囫圇吞棗式的閱讀是劃清界限的,前者需要的是質量或者思考,后者只需要的是信息或者消遣。2.應試想法與培養語文素養間的矛盾。語文素養是個體在語言、文字、寫作、文藝、文化、情感、智力、能力、人格等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這完全不是可以用一張語文試卷檢驗出來的,語文成績并不能反映語文素養。可是面對高考,面對重成績輕素質的滯后環境,語文教學者不得不舍本而逐末,于是我們搞語文訓練的時間多于培養語文素養的時間,難怪一代人比一代人俗,難怪我們今天大力宣揚素質教育。3.效益標準與語文長期性、高雅性間的矛盾。在效益至上的今天,我們力圖以“多快好省”的幻想教學語文,然而,“多快省”了就不可能“好”了,學習語文與加工產品是一樣的道理,可是我們還在上演本質性的錯誤。
五、母語與外來語的矛盾沖突,也使語文陷入了困境
學好語文比不上學好英語或其他外來語吃緊,這既是社會現實,也是作為母語的語文的無奈與悲哀。在全球化經濟到來的今天,我們悲哀地發覺,無論是晉職,還是考試應聘,英語的重要性似乎已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同時我們正在丟掉祖先的遺產,我們正在喪失語文或者說由語文支持起來的精神大廈。
因而,環境決定語文的出路和發展,環境決定語文的走向崇高。所以,語文的艱難命運促使語文呼喚清新的時代,同樣,時代也呼喊語文應肩負起濟世的使命。這樣,我們的語文才會浮出水面,走出世俗,還原本真,塑造人類的性靈與情感,智慧與崇高。
作者單位:甘肅徽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