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漳英
摘 要:本文就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的模式及類型作了簡要敘述,并結合實際對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圖書館 活動課程 課程資源 現象與對策
隨著信息時代和終身學習型社會的到來,中小學教育為適應時代的需求正進行著素質教育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而新課程體系是由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共同構成的綜合性、開放性的體系。實現圖書館的課程資源功能,是新課程體系的必然要求,是此次課程改革得以順利實施的基本保證。那么,如何開發和利用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是擺在中小學圖書館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為此,我們嘗試著把圖書館的教育從第二課堂轉入第一課堂。在小學開設了閱讀課,在中學開設了選修課。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文獻、圖書館以及閱讀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讀書品質,樹立圖書館意識;另一方面,使學校圖書館活動能順應時代特點,滿足新的教育要求,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征,具有主動性、開放性、課程性,并由此開辟出一條積極主動的、新穎的學校圖書館讀者活動之路,充分發揮中小學圖書館的教育功能。
一、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概念及類型
1.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概念
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是指滿足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所需的思想、知識、人力、物力等。它主要包括教師的思想內涵、知識修養、教育教學技術水平等;學生的知識經驗、學習習慣、心智水平等;學校圖書館的設施、設備、文獻狀況等;活動所需的課時量;校內的其他資源;校外的各種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及工廠、農村、部隊等社會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各種網絡資源等等。
2.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類型
按內容和形式來分,中小學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類型可分為課程活動資源、課外活動資源、專題教育活動資源。只有把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才能使課程活動更為生動有趣,產生更好的效果。
按物質形態來分,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類型可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而圖書館內洋溢著的文化氛圍、領導的重視程度、教師的知識水平及教學技能、學生的知識經驗及個性特征、活動時間等都是肉眼看不見但能感覺得到的無形資源。當然,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往往是相互交融的。
二、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資源的短缺現象及強化對策
1.學校行政決策支持資源的短缺現象及強化對策
由于應試教育的制約,長期以來,各學校尤其是中小學對圖書館不予重視,學校圖書館一直處于“擺設”的地位。學校領導對開設圖書館活動課程更是意識淡薄,甚至對其必要性持懷疑態度。難怪乎圖書館專業人員會熱情大減。開設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見一斑。所以,中小學圖書館員應主動向學校領導宣傳開設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的背景、目標、內容及意義,定出開設圖書館課程的方案,提交校領導研究,爭取行政決策性資源的支撐。
2.學校教師型館員資源的短缺現象及強化對策
學校圖書館活動課程是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設計的新型活動課程,它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的、掌握新型教育理論和圖書館專業知識的,具有良好素質復合型的館員承擔。目前學校圖書館這種現成的人才確實很少。對此,各級教育行政領導機關及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把圖書館員和教師一起納入到教學管理體系中,參加各種培訓和考核,規定每學期圖書館員必須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掌握教學的技能技巧。讓圖書館館員迅速成長起來。
3.學校館藏資源的短缺現象及強化對策
長期以來的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三中心教學模式,造成了中小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品種和數量的嚴重不足,有關認識和利用圖書及圖書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收集、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等方面的普通讀物在圖書館少得可憐。我們在建立與校外圖書館的橫向聯系,整合校外資源方面也做了些嘗試:一是主動出擊,與本市的少兒圖書館建立協作關系,建立分館達到資源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二是把廈門市圖書館和廈門大學圖書館也納入到我們的活動課程資源的體系之中,成為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實踐活動的基地。
4.活動課時資源的短缺現象及強化對策
時間是任何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性保障資源。沒有時間作為前提和條件,一切活動將成為空中樓閣。在課時安排方面,我校領導很有前瞻性,每班每周安排一節課作為圖書館活動課程。在小學開設閱讀課,中學開設選修課。通過這些課程,培養學生終身利用圖書館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對圖書館的親和力和感召力,讓學生接受了資訊素養的培訓和圖書館的養成教育,提高了讀者到館率和圖書利用率。
總之,圖書館活動課程的開展首先要取得校行政決策的支持,其次是要有排入課表的課時保證,再次要有教師型圖書館館員,才能談得上圖書館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這片圖書館課程資源的處女地才能開出多姿多彩的花朵。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