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蕊
摘 要:評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再提高、再發展。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關鍵詞:評價 課堂教學 有效 精彩
英語課堂評價是英語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將評價納入課堂教學,使它成為教師調控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失為管理課堂的一個好方法。
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為了把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中的表現都劃分出好與差的等級。教師的課堂評價是為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科學的評價活動是教育活動科學化的需要,正確地運用教育評價對提高教育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的評價也是實現課程標準的重要保障。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點。評價的理念、目的、內容、標準、方式和手段等無一不對教學產生深遠影響,它對教學活動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所,教師是學生語言知識輸入與情感輸入的主要來源。當教師的評價形式是學生喜愛或易于接受的形式時,他們學習的焦慮感就會降低,學習自信心就會提高;當教師的評價讓學生不適應甚至反感時,其焦慮感就會增強,學習動機就會減弱。課堂評價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評價呢?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溫馨的評價氛圍
一個良好的評價氛圍,有利于反饋信息的暢通和學生的自我調節,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火花的迸發。教師要做到“賞識每一個學生,感受每一顆心靈”,在教學評價時,要注意面向全體,不能忽略了每一個學生,教師眼神要遍布每一個角落,做到眼觀八方,不僅從眼神,而且從語氣、態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調控自己。其次,對評價的內容對與錯的判斷,教師應有“寬容”“先接受”的意識。
二、教師的課堂評價應自然和簡練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主要通過有聲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完成,使學生能及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即使學生的回答有誤,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其再次嘗試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信心。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要自然和得體,切忌使用過分夸張的動作和語氣;表揚要恰如其分,絕不能隨意使用鼓勵與表揚的話語。如果表揚得來的太容易,學生就會對此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對問題淺嘗輒止或隨意應付。
三、教師對學生小組的評價應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1.教師要明確課堂小組評價的目的。大班教學中學生人數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都進行相應的評價,而教師對小組的評價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此問題。小組評價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和交流,并發揮了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和鼓勵的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這種評價強調內在的激勵作用,盡可能地弱化外在的甄別或淘汰作用。2.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以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并非用于每個活動的每個環節;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占用課堂時間,甚至增加師生的負擔。
四、讓評價與教學過程和諧融合
在進行評價時占用過多的教學時間或評價過程過于繁瑣,就會影響評價的效果。有的競爭性評價,可無聲的記錄或黏貼在黑板或其他的位置,這是顯性的評價。而隱性的評價,則由教師進行,不必要讓學生知道,如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學習態度等進行觀察和記錄。
五、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評價的目標也就應有一定的個體性。評價要依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特點,正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一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在評價的內容方面,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特點,設計有所側重的評價目標,如有的學生天性膽小,朗讀和發言不夠大膽,因此可把大膽發言作為主要的評價目標。再如女生一般比男生自尊心更強一些,為此在評價中要照顧到性別差異;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和學習比較好的學生,在教學中的表現也不同,教師也不應該用相同的要求來對他們進行評價,而應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總之,教師要重視差異、尊重差異,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六、讓學生參與評價,指導學生積極開展互評與自評
讓學生開展評價活動,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往的學習評價是教師的事,學生作為被評估對象,只是學習的主體,以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形成為主要任務,學生很少參與評價,缺乏評價的主動性,缺乏相應的能力。學生參與評價活動,使其主體功能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他們不僅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開展學生的互評與自評活動初期,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互評是總說別人的不好,自評時總說自己的好,學生缺乏一種正確的評價觀,這需要教師引導。不管是學生互評還是自評,首先要實事求是,以事論事,其次能全面考慮。學生在互評與自評活動中,能夠提出被評價者忽視的缺點,提醒他注意改正;也能提出被評價者忽視的優點,提醒他注意珍惜,由此被評價者都會心存感激。這樣心境下的評價,并不是虛情假意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真情實意的“為你好、為我好、為大家好”。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應從多方面(知識技能、作業、操行、態度習慣等)通過多種形式(一句鼓勵的話語、一種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回親切的撫摸等)給予學生鼓勵、喚醒、鼓舞。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評價上,也要研究學生的差異,分層加以鼓勵。進行知識技能評價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重在評價其學習結果和質量,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重在評價其學習態度和過程,力爭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努力發展學生個性。真正做到評價為教學服務。讓每一節課都因評價而精彩。
參考文獻:
1.《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
2.《小學教學設計》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新一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