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冰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鼓勵算法多樣化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開放式教學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豐富活動和數學思維,即要求學生的活動和數學思維都得到最深刻的體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每個學生有充分的自由,使其根據個人的能力、興趣和愛好得到發展。這使得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展示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利于培養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目的。
一、創設“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環境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環境是課堂內各種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課堂空間,課堂師生人際關系,課堂生活質量和課堂社會氣氛因素構成的課堂生活情境”。“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環境的研究,也主要是如何創設一種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空間,開放型的課堂師生關系和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氣氛。
在課堂教學空間方面,為了有利于學生多向交流,促進參與,我們在學生座位編排上,不局限于兩人一桌,全體學生面向講臺的單一坐法。經常根據教學內容,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圍坐,便于展開小組協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學習空間。
在課堂師生人際關系上,應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藹可親,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民主,達到較為開放的教學氛圍。所以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展開探討。
新的教育理念倡導關注學生的三維目標,其中“過程性目標”強調的是感受、體驗、探索這三個層次的要求,而實現這三個層次的目標很重要的前提是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新的教育歷年呼喚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才敢想敢說。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誰來當小老師幫同學們解答問題”“試試看,你能行”,“回答得真行,請繼續說吧?”等語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創新,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提供“開放型”的探索材料 把握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開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條原則是:能使學生投入多向思維,達到問題解決。也就是說教師給學生的學習材料既要使學生感興趣,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要做到材料與內容相吻合,還要使學生展開積極思維,同時在多向參與的過程中,尋求規律,掌握知識。有好的教材作基礎,作為教師更應該從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內容,作好教材資源的開發者,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最大限度的發揮教材的作用。我在教學生初步了解并解決數的排列組織問題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小廣、小明、小強被選為班干部,現在要他們擔任班長、中隊長、學習委員,有幾種不同的分工方法?請你們排一排。這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知不覺的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能更好地滿足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使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得到充分發展;能更好地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開放式的教學正不斷的進入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我們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實大腦,以人的發展為本,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白石三道海濱實驗小學深圳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