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菁
[摘要]20世紀的音樂傳播手段多種多樣,但是民族音樂傳播的前景不容樂觀。我國本民族的音樂怎樣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播,而我們又怎樣去接受各國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音樂。在眾多傳播手段中,電影音樂以其強大市場號召力和流傳廣泛程度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重視。電影音樂為東西方文化情感之間構筑了一座橋梁,開始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充分體現了音樂是無國界跨領域的藝術。
[關鍵詞]民族音樂;電影音樂;傳播手段
一、電影音樂民族化與現代電影
1,電影的巨大市場
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電影的國際化已經達到相當驚人的程度,電影無疑具有最廣大的觀眾群和覆蓋面。電影已成為當今世界文化傳媒中傳播最廣最快、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影響最大的藝術創造和文化傳播方式之一。
相對來說,電影市場比音樂市場的競爭更加有序,也更加充滿競爭意識。電影有著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現在是一個大眾文化大面積占據市場的時代,這是一個從語言意義傳播轉型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讀圖比讀書更感興趣。順理成章,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媒,也作為一種大眾藝術,在真正面對這個千差萬別的觀眾時,其直觀形象的畫面和聲音肯定還是吸引眼球和耳朵的第一要素。事實上也如此,觀眾在接觸畫面和聲音這兩種符號及其組合形式的同時,首先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直觀感受。
2,電影音樂的影響和價值
自從電影誕生以后,整個20世紀的音樂受到它們很大的影響,僅僅在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在社會流傳的歌曲出自電影音樂的就占了20%以上。電影音樂發展到今天,并不僅僅是大眾傳媒的寵兒,不僅擁有廣大的觀眾和聽眾,還為許多世界級的著名作曲家所青睞。首先它體現了現代社會的社會特征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接受方式及視聽結合的接受方式。更重要的是電影音樂在電影的發展中被注入了多種民族文化特征,它自身具有的文化價值已經使它另辟途徑,從綜合藝術的領地拔地而起,從而變得絢麗多姿。
音樂,無疑是電影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稱之為電影的“第二臺詞”。因為音樂的出現,往往伴隨宏大的場面或重大事件,以及片中人物心理的那些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事物。這其中,電影音樂起到巧妙解說作用,使觀眾或情緒激昂,心潮澎湃,或心懸一線,緊張窒息。絕妙的配樂可謂電影中的點睛之筆。正如波布克所說:“從為無聲片伴奏而在蹩腳鋼琴上敲出第一個音符,音樂就一直是電影影像的一個忠實伴侶。”即使是影史上早期的默片都離不開音樂,可見其重要性,音樂巧妙應用極大加強了電影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
二、民族音樂在現代優秀電影當中的使用
1,亞洲電影
(1)印度電影。印度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影響下,有著自己民族豐富的音樂藝術及高度發展的音樂體系。無論是體裁、表現形式、表現方式還是樂隊、樂器、音樂理論、審美意識都有特殊印記。
印度的音樂大約可以說是印度傳統音樂和歐洲因素的混合,也可以說是印度的流行音樂。它的基調主流還是印度式的,也就是說它的旋律、唱法、器樂都是印度式的。
印度的電影歌舞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幾乎所有的電影歌曲都是用印地語、孟加拉語等民族語言演唱的。電影音樂的曲調從來沒有脫離過印度的民族性,在《阿育王》、《德夫達斯》等外國投資的大制作影片中,印度民族曲調仍然是為歌舞伴奏的主流音樂。
印度人是按照天性生存的民族,音樂和歌舞主宰著他們的生活。電影音樂給了這個民族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而電影中的音樂就這樣流淌在這個民族快樂奔騰的血液里。
(2)中國電影。在2001年奧斯卡大獲全勝的電影《臥虎藏龍》里,著名音樂人譚盾運用很多的音樂元素,不僅為影片添色,還讓我們的耳朵又經歷一次神奇的旅行。奧斯卡的傳播威力,將讓更多西方觀眾關注到東方音樂之美。《臥虎藏龍》電影配樂通過二胡、巴烏(苗族樂器)、鑼鼓點的呈現,結合西方的交響樂和東方的民族音樂,將《臥虎藏龍》的氣氛情緒傳達得恰到好處。再聽聽《十面埋伏》主題曲,它委婉凄美,通篇中國的民族元素,進入每個人耳朵里。在柔美的旋律中,能聽到突破人性的力度,哀傷、無奈、反抗、拼爭、執著和堅持。好像在質問,又像在傾訴。最后一段伴隨著小提琴的鼓音,每一聲都敲在心靈的最深處。最后音樂卻戛然而止,給人思索和嘆息。
在《棋館古琴》片段中:在這里將聽到帕爾曼小提琴和中國古琴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東西方不同的浪漫在2000多年以來首次融合到一起。我們眼前仿佛又出現了《英雄》中無名和長空這兩大高手在棋亭對決的場景。天下著大雨,盲人琴師孤傲地顧自撫琴,琴聲時而舒緩悠揚,時而緊張激越。而兩大英雄精彩絕倫的意念之戰也隨著古琴聲展開。弦斷,長空在這一瞬間被無名擊中倒地,琴師拿起殘琴離開棋亭……
《冰山上的來客》中:影片中歌曲占比重大,而且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冰山上的雪蓮》、《懷念戰友》,都是一些民族風味很濃郁的作品。在整部音樂配器中,應用了彈撥樂器熱瓦普和手鼓,新疆風味很濃。
《駱駝祥子》中:音樂以北京曲藝中單弦和大鼓的素材為基礎。祥子的主題是用單弦大過門,大三弦那深沉渾厚的低音生動表現了祥子憨厚的性格。劇中采用了很多民族器樂:板胡、三弦、蕭、二胡。
《大鬧天宮》是一部動畫片。音樂吸取了昆曲、京劇和廣東粵劇的曲牌及鑼鼓點塑造了孫悟空的英勇形象。在配器上用小嗩吶、高胡、揚琴的明亮音色來表現孫悟空正面人物形象,用弦樂器低音和定音鼓的渾濁音色來表現托塔天王反面人物的惡勢力。
2,歐美電影音樂
(1)風笛悠揚的《Brave Heart》。風笛源于13世紀蘇格蘭的民族樂器。時至今日,“風笛”在蘇格蘭人民中早已超越了樂器的內涵,延伸為浪漫、喜悅的代名詞。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蘇格蘭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蘭的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作為這樣一部影片的配樂師,Homer正確的選擇了蘇格蘭的民族樂器——風笛。影片開頭,悠揚的風笛聲將觀眾帶入了蘇格蘭高高的山嶺之上,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中,生活著樸實的蘇格蘭人民。整首Main Title無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奮斗歷程其實已經預告在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為純音樂來欣賞,它的藝術價值也會閃現光芒。
終曲Freedom,影片中結構最完整的一首樂曲。首先由獨奏圓號反復吹奏相同的三音級進的旋律,整個樂隊以不斷豐富的配器與推波助瀾的和聲來襯托這個表現蘇格蘭寬廣,雄偉的景色的主題,隨后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這個主題其實就是愛情主題的再現,然而在這里,它揮去了所有的陰霾,顯得無比輝煌,在這里,它已經成為了自由的贊歌。然后樂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題再現
的時候,兩個主題交織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樂中最振奮人心的高潮。這首長達七分半鐘的終曲,涵蓋了全篇的劇情,給了片子一個有力的結尾。
除了蘇格蘭風笛,還有愛爾蘭豎琴,西班牙“弗拉門戈”歌舞,葡萄牙德“法朵”悲歌,羅馬尼亞德排蕭音樂都是歐洲民間藝術瑰寶。
(2)音樂之聲。《音樂之聲》是一部著名的美國音樂故事片。劇情取材干奧地利一個真實的故事。影片中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插曲,例如《音樂之聲》、《多來米》、《孤單的牧羊人》、《雪絨花》。其中《孤單的牧羊人》吸取了流行于瑞士、奧地利等山區的約德爾民歌調的風格。頻繁出現的七、八、九度大跳音程、真假聲的交替以及領唱、重唱、合唱與色彩絢麗的伴奏交融在一起,音樂跌宕起伏,詼諧明快,這部影片曾獲五項奧斯卡金像獎,在世界影壇被譽為最動人的音樂故事片之一。
四、民族音樂通過電影在傳播
1,電影音樂的商業性
張藝謀成功借鑒好萊塢的商業運作模式。實際上好萊塢能夠在當今影壇稱霸,歷經百年歷史,經久不衰,這與好萊塢一開始就將電影定位于文化消費品的位置有關。它是中國電影與國際接軌的需要,雖然《英雄》遭到了鋪天蓋地的批評,媒體,批評家,個人發出的各種憤慨和不滿如同個體行動的“刺客”向英雄襲去。但是,《英雄》向世人展示著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國產片最高票房,最短期內票房過億,特別是音響版權拍賣出1780萬的天價。其一,《英雄》配樂強大陣容:譚盾,奧斯卡最佳配樂大師,享譽全球。帕爾曼,小提琴之神。鼓童kodo,2002年世界杯主題演奏曲的日本鬼太鼓首席鼓神。其二,這說明影片在宣傳和運營方面,投資巨大,策劃周全,可以看成中國電影商業運作方面的一個成功范例。它不僅在影片票房上的成功,還通過一系列的商業操作手段來傳播電影中的各種民族音樂。
2,電影音樂的民族性
民族性的問題在全球化的世界大趨勢背景下,日益成為各個民族自身發展所必須首先關注的焦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個民族只有在同其他民族的相互關系比較中才能夠對自身有更為清醒的定位,一個民族也只有對自身的民族文化特點和內涵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會的大背景之下真正的博采眾長、兼容并蓄,實現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更新。
世界電影發展史表明,高質量的民族風格濃郁的電影作品對于增強本民族在世界舞臺上的思想文化影響力度,塑造本民族在國際社會中的美好形象,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電影及其歌曲的發展,實質上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雜交融合的結果。電影音樂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合理的選擇雜交融合的度——即平衡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它的發展前景。因此電影及其音樂的民族化這個問題乃是關鍵之所在。
電影的民族性,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如何在銀幕上體現民族文化的問題。一方面,電影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國際性,另一方面,電影更需要對于民族的歷史和現實進行深刻反思,運用現代意識對于傳統文化進行觀照與超越。這就是說,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是電影民族性的沃土,對于傳統文化的超越則是電影時代性的需要。
電影的民族性和音樂的民族性之間其實是相通的,對自身的民族文化特點和內涵有清醒的認識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還有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民族音樂通過電影得到傳播,而電影因為民族音樂的渲染更具民族化也更具國際化。電影只有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才能具有內涵,才能深刻詮釋其要表達的思想。
民族音樂借助電影——這一快速通道廣泛的傳播開來。并感染著各個民族,加固民族情結。將極大地促進國家民族的文明和發達,傳播出更多絢麗多彩的民族音樂。電影是非常具有國際化的傳播手段,用它來傳播民族音樂能使民族音樂在更大的范圍內得以傳播。
希望通過電影把中國民族音樂介紹給世界每一個友好的民族,來感受悠久的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及蘊涵的民族心聲。也愿意通過電影用音樂溝通相互心靈,編織友誼的紐帶,來欣賞世界各個民族優美而獨特的民族音樂。
五、結語
在全球音樂文化與地方音樂文化在發展關系中,每一個民族都應保持清醒的自覺意識和全球意識,立足自身,放眼世界。在經濟壘球化,文化日漸趨同的當代社會,保護本民族的傳統音樂,接納各國不同民族的音樂。通過電影這一媒介來傳播,讓民族音樂和市場作最佳的結合,是非常有深度和力度的,同時也提升了民族音樂的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