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芹模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進一步探討了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對于現階段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從物理實驗教學大綱的內容來看,我國的實驗教學由重知識開始向重能力轉變。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進一步深入,陸續出現的一些“探索性”“設計性”等新類型的實驗,使實驗的教學形式開始多樣化。這些現象的出現不僅能反映教師在教學中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也反映了各級教育機構和學校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還是一個薄弱環節,面臨著很多困難,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探討。
一、現階段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1.儀器短缺,教師缺乏和學生一起改進和自制簡單實驗儀器的意識
現階段廣大鄉鎮教師因學校實驗儀器缺乏而不重視做實驗。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師舊的教學理念沒有隨著教育的發展而改變,同時由于教學大綱的硬性規定太多,廣大物理教師對課程資源的認識存在片面性,表現在治學不夠嚴謹、不精益求精、安于現狀和缺乏設計、改進、制作實驗儀器的技能。
2.學校忽視實驗教學的作用
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沒有對教師做不做實驗和做不做好實驗作硬性的規定,更沒有要求學科組長成立實驗方面的研究小組。從根本上說就是學校忽視了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當中的作用,抹殺了實驗在物理教學當中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作用,也就影響了教學效果,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創造思維等的發展。
二、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針對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探討相關問題: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要體現科學性原則
高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改革應當建立在本學科嚴謹的科學體系基礎上,要符合科學體系的內在邏輯結構,使學生能夠掌握比較系統的基礎物理實驗的學科結構體系。所列出的相關實驗,都應當是科學的、經過檢驗的、符合客觀規律的知識;而在方法論上更是應當符合唯物辯證法的。但同時,改革后的課程內容要及時反映物理學科發展的最新成就,當然這應當是具有比較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或典型性的、新的研究成果。
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觀念的轉變要注重知識和過程
新課標把利用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探索精神提高到重要的位置。然而不少教師的分組實驗教學仍停留在講解實驗上,學生兩三人一組按部就班完成給定器材、給出原理、給出步驟的實驗,甚至連表格設計、誤差分析都由教師事先寫在黑板上。這種教學方法只能使學生達到一些低層次的目標(如觀察和測量),部分達到一些中等層次的目標(如數據處理、了解誤差、完成實驗報告),基本上達不到高層次目標(如排除故障、分析誤差來源、設計探索性實驗、提高獨立思考能力等)。其原因在于傳統的實驗教學觀念提倡知識本位觀和機械的操作技能目標,而忽視了方法、興趣和態度的培養,沒有把發展學生主體性作為教學的目標。
3.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要正確地認識探究性實驗
物理實驗在物理探究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探究式學習在我國畢竟尚處于探索階段,教師對教學觀念以及探究性學習的理解還存在誤區,如很多物理教師不能正確地處理探究性學習與物理實驗之間的關系。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教師認為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必要環節,甚至有的教師認為,所謂探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在這些觀念的指導下,物理實驗教學中出現了逢實驗必探究,簡單問題復雜化等現象,出現一些毫無意義的探究性實驗。因此,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要正確地認識探究性實驗。
4.加強對新課標教材的“挖掘”,多開展隨堂實驗
新課標沒有對高中階段物理實驗的內容和數目作硬性的規定,只是強調學生通過實驗在三維課程目標和實驗的技能技巧上要達到的要求,因而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上有比較大的自由空間。新課標在減少以前學生分組實驗的同時,加強了學生的隨堂實驗以及課后的課題探究性實驗。而這些隨堂性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形象思維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同化和順應新知識。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向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性材料,我們必須根據課標的要求,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挖掘、精選出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典型事例,運用實驗手段,通過人為控制,創設特定的條件和情景,盡量使所要研究的現象(過程)形象鮮明,本質突出,以便于學生分析和概括,最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彬.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體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3).
[2] 陳琴.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嘗試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4).
[3] 梅正鋒.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J].科教文匯,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