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慶閱兵中首次對外展示的兩型預警機并沒有打消國外媒體對中國預警機的好奇心。10月8日,美國環球戰略網撰文猜測中國正在發展一種基于運-7運輸機的艦載型固定翼預警機。一位中國專家認為,中國已經能夠獨立研制預警機中最復雜的任務電子系統和中型運輸機,研制艦載預警機并無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但是否研制還要看實際需要。
環球戰略網報道稱,中國正在用一種與空警-200預警機機載相控陣雷達類似的預警雷達裝備運-7運輸機,而運-7是蘇聯安-24運輸機的中國仿制型號,重21噸,這種運-7預警機將與美國23噸重的E-2艦載預警機類似。報道稱,中國空軍4年前引進了4架伊爾-76預警機(俄羅斯A-50預警機加上中國空警-2000雷達系統),隨后又在國產運-8運輸機機體上裝備了小型化的空警-200系統。空警-200預警機于兩年前進入部隊服役,裝載5名飛行機組人員和大約12名任務機組人員,探測距離約200千米。而運-7預警機應該是一種采用更小型固態雷達、用于裝備航母編隊的機型。此外,由于小型化的運-7預警機更為便宜,它可能會像美國的E-2系列預警機那樣,大量裝備空軍部隊,使更多的航空兵部隊具備空中預警指揮能力。
由于預警機是空中作戰力量的“倍增器”,有無預警機已經成為判斷一個國家空中力量強弱的標志,所以外界始終關注中國的預警機發展情況。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等媒體幾乎全程報道了中國談判購買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的過程以及空警-200和空警-2000預警機的發展歷程。環球戰略網也一直對中國預警機充滿好奇,它認為大型的空警-2000雷達探測距離大約為300千米,可同時處理5到10批飛機目標,并能跟蹤幾十個敵方目標。由于采用了最先進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性能已經超越了美國E-3預警機。
隨著空警-2000和空警-200這兩型“神秘”預警機在國慶閱兵中的公開亮相,“中國研發艦載預警機”成為外媒新的話題。針對外媒的猜測,一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已經能夠獨立研制預警機中最復雜的電子系統,而運-7運輸機完全是中國自行研制,通過加強機體,優化氣動布局,并將電子系統小型化,研制一種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并無技術障礙。不過,目前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均以采用彈射器的大型航母為起降平臺,如美國的E-2系列預警機的起降平臺就是排水量10萬噸的巨型航母。對于沒有航母建造經驗的中國而言,不太可能一開始就建造可以起降預警機的大型航母。中國是否要造艦載預警機,要看實際需要。▲(張家齊)
環球時報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