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西班牙特約記者 王 方
最近一兩年,西班牙情侶又開始流行起“鎖愛情”儀式。據西班牙民政部門和司法部門的統計,在近10年中,西班牙的離婚率持續攀高,家庭暴力泛濫,為此,民間的“愛情協會”、“愛情研究會”、“家庭和睦協會”等團體提倡重啟“鎖愛情”儀式,希望喚醒人們對愛情的尊重。
鎖愛儀式很簡單,當男女雙方定情后,或在舉行婚禮儀式的前后,前往一處被稱為“鎖愛橋”的地方,男女雙方將自己的名字寫在鎖上,然后四只手共同將鎖鎖在橋的鐵欄桿上,接著男女雙方雙手緊握,共同將手中的鑰匙拋進河中。這意味著他們的愛情永遠被鎖在一起,兩人永不分離。當他們將鑰匙拋入河中后,參加儀式的所有親朋好友一起熱烈鼓掌表示祝賀。
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被邀請參加一對青年在塞維利亞舉行的婚禮,進入教堂之前,親朋好友先到“鎖愛橋”邊見證他們的“鎖愛”儀式。
據說西班牙王儲菲利普在婚禮舉行之前也和女友特意去了塞維利亞的“鎖愛橋”,并將寫有他們名字的鎖鎖在了鐵欄桿上。塞維利亞位于西班牙南部,這里有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大教堂,年輕人都喜歡在這個教堂舉行婚禮。鎖愛橋就架在離教堂不遠的小河上。
該橋離教堂很近,橋上的鐵欄桿又易于上鎖,因此自從有了第一把“愛鎖”后就源源不斷地出現新鎖。塞維利亞原本就是個著名的旅游城市,這座橋由于出現了許多“愛鎖”,自然也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許多外國游客到此也湊熱鬧地加新鎖,附近鎖販子的生意因此很紅火。
最近巴塞羅那有一個“家庭和睦協會”還提出一個新的“鎖愛”想法:青年男女不但要把自己的愛鎖在一起,還不能忘記父母親的養育之恩,因此還要加一把寫有父母親名字的鎖,結婚生子更不能忘記孝順父母,這個倡議提出后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歐洲鎖愛情習俗起源于40多年前的意大利佛羅倫薩。一位意大利作家寫了一本愛情小說,后被拍成電影,在電影里面就有這樣的“鎖愛”鏡頭,當時這部電影在歐洲各地火熱公映,之后“鎖愛”的情節被現實生活中的情侶模仿,并在歐洲各國流傳至今。▲
西班牙塞比利亞的“鎖愛橋”。(王 方攝)
環球時報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