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花
新世紀,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提高了,企業不僅需要受過良好職業技能訓練,能夠承擔任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而且希望他們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創新,能夠對現有的工藝、流程等方面提出獨創的見解及改革措施,以便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我們的教學應適應形勢的變化,適應社會對新世紀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根本途徑。下面就如何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把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突出應用特點,談談筆者的做法和體會。
一、采取互動教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重要的是讓學生做。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怎么培養學生“做”的能力呢?事實證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應是學校最根本的任務,是“做”的能力的培養的基礎。高職專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內容是各專業的專業知識,必須將創新能力要素的培養融于專業課的教學中。筆者在教授電工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運用“三會”的教學方法對此進行了探索?!叭龝笔侵笗喿x專業書籍;會發現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會“遷移”知識。
1.教會學生閱讀書本
電工理論的概念、原理、公式和結論,是表達在書本中長篇的敘述里的。筆者在教學中把頭序紛繁的教材內容歸納總結,以便學生透徹理解,牢固掌握。例如在講三極管的電流放大作用時,筆者就畫出三極管的內部結構圖,分析結構特點,歸納總結出三極管的工作電壓、三極管內電流分配關系和三極管的電流放大作用。通過分析歸納和總結不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通過分析歸納總結也學會了讀書的方法。筆者認為,創新就是不同信息的重新組合。未來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十分注重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分析、歸納信息的能力,這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做”的要素。
2.教會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讓學生依據教師的要求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發現問題,并且嘗試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二極管的正反向特性時,首先,筆者向學生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二極管的實質是什么?死區電壓和導通電壓有何不同?反向擊穿和熱擊穿有何不同?然后進行簡單的講解,指出思考方向;再指導閱讀教材,展開討論,最后小結。通過以上種種活動,學生逐步學會了發現問題,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筆者盡可能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因好奇而發問,往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帶著好奇心去探索未知世界,其內在驅動力會更大,也往往更容易獲得創造發明的機遇。
3.教會學生“遷移”知識
在教學中使學生了解到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有許多問題在課本中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因此,學會“遷移”知識的本領對今后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幾種基本典型電路的分析方法,通過對幾種典型電路的熟悉,領會其電路本質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例如《電子技術基礎》中“分壓式偏置電路交直流通路的畫法及靜態工作點的穩當過程”是復雜且難以理解的內容,但只要抓住了其作用、本質,了解以上電路是已學過的“共射極放大電路”的變形,通過知識的“遷移”,就可以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斑w移”知識實際上是創新能力中綜合思維能力的一種表現。通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學會通過已有知識、技能去學會和吸收一切新知識、新技能為我所用。
二、在教學內容中體現精、寬、用、新四個方面
1.精
“精”是指應當承認理論知識系統的相對不完整性,精選知識,降低理論難度,在講清概念的基礎上,以定性分析為主,盡量刪除繁瑣的理論推導及部分過時及用處不大的理論知識,輔以必要的定量計算。例如: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可以合理選擇靜態工作點,正確選擇電路參數,直觀、全面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情況。但是圖解分析法比較麻煩、費事,在生產實踐中幾乎用不上。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將圖解分析法一帶而過。
2.寬
“寬”是指電子技術的知識面寬,覆蓋面寬。學校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扎實基礎。因此在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可以介紹一些相近或相關專業的知識,給學生留下聯系多種知識的“接口”,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3.用
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課程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不僅能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豐富和發展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使之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經驗、技能和技巧。例如;在講解了整流濾波電路之后,就可以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小家電做一個直流電源,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電路,掌握電子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從而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新
電子技術飛速發展,電子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知識不斷涌現,電子產品不斷趨向于大功率化、數字化、智能化、大規模集成化。教師在電子技術的教學應盡可能跟上電子技術的發展,引入新內容,這樣有助于突出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想,培養學生在電子技術及相關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三、在教學中采取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增加了學生當堂消化、理解知識的機會,提高了課堂效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實物教學法
在講解一些新的電子元器件時,教師可多帶一些不同外形、不同型號的器件,便于學生熟悉,另外可帶一些電子產品,讓學生在線路板上尋找元件,熟悉元器件型號等。如對三極管的測量的闡述。筆者常就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三極管的外觀、型號,因為很多三極管我們都可以從外形上估測出e、b、c三極,學生在實驗時只要驗證其判斷的正確性就可以了,進而大大提高測量的速度。經過這樣感性認識的前奏,筆者再發給每個學生各種晶體管、電阻、電容等電子元件,讓他們帶到家里去反復地玩,要他們打開家里的收音機、錄音機等,查找各種元件,加深認識。鼓勵他們用萬用表測量各種元器件,引導他們去看書并指導他們利用元器件作一些簡單小實驗。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擴大了他們的興趣范圍,鞏固了他們所學的專業理論。
2.多媒體教學法
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正在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促進教育技術的信息化,構建起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過程簡單化、枯燥的內容形象化,可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的闡述,僅憑語言描述,來講述電子、空穴對PN結的影響,對初學電子的同學來說比較抽象,學生難以充分認識,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筆者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借助開關的通斷,形象地演示PN結加正向電壓導通、加反向電壓截止的現象,收到了化難為易的效果。
《電子技術基礎》是高等專業學校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學生成為高素質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目前職業院校學生數量日益增多,如何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技能技巧和創新能力的優秀職業院校畢業生,是每個專業教師的重要職責。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進行專業進修,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教學要求。同時教師必須加強教學技能和動手能力訓練,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實際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地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