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剛
《旅游政策法規》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必修課,及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無須贅言。筆者發現,中職旅游專業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普遍認為法條枯燥,難以理解接受;相似概念,難以區分比較;缺少案例,難以學以致用。要解決以上常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入手。
一、畫圖列表,化繁為簡
在《旅游安全管理法規制度》章節中,有一個有關旅游安全事故等級劃分的知識點,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旅游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損害結果,旅游安全事故可分為輕微、一般、重大和特大四個等級:
輕微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者。
一般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至10萬(含1萬)元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者重傷致殘,或經濟損失在10萬至100萬(含10萬)元者。
特大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或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者。”
通過分析,可以知道旅游安全事故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人身傷害、經濟損失以及社會影響三個方面。假如將上面有關文字轉化為表格,內容將更清晰明了(見表1)。

二、相似比較,細比異同
在《旅行社管理法規制度》章節中,有兩個相似的概念:旅行社分社、旅行社門市部。兩者都屬于旅行社的分支機構,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了避免混淆,可以對二者異同進行比較(見表2)。
三、角色代入,身臨其境
在《導游人員管理法規制度》章節中,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導游資格的取得、導游證的辦理、導游人員的權利與義務、導游人員計分管理、導游人員年審管理。這些知識點脈絡清晰、前后呼應,如果將自己代入角色,身臨其境地去理解,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將更加深化、具體。設置場景如下:
為了取得導游資格,首先要積極報名參加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準備工作包括(參照知識點內容):提交身份證件(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提交學歷證明(必須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者以上學歷)、提交體檢證明(必須身體健康)、積極準備筆試與口試(必須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了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要辦理導游證,按以下程序辦理(參照知識點內容):領取導游人員資格證書、與旅行社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在導游服務公司登記)、填寫申領表格。
四、案例分析,活學活用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旅游政策法規》也不例外。在本課程的學習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案例來源可以是業內報刊、網絡、身邊實事等。
《旅游合同》章節中的知識點有:旅游合同的訂立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等等。如果單純識記法律條文,不采用案例輔助學習,一方面難以理解,不利于掌握知識點;另一方面,不利于運用法規分析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中國旅游報》2007年12月10日中的某案例就能輔助學習旅游合同的有關知識點:
“2006年5月,市民張某等4人在一國際旅行社辦理了港澳通行證,辦證費用為每人360元,雙方約定,市民張某如果參加該旅行社組織的港澳游的話,那么價格將比其他游客便宜100元。2007年7月,張某等4人參加了該旅行社組織的“童話之旅繽紛港澳8日游”,同時報名的還有他的兩位同學。雙方簽訂了旅游合同,每位收費3680元。旅行社履行承諾為張某打了退款條。內容如下:現有客人(港澳夏令營)6位,出發前付全款,團隊回來后3天內退100元/人,共600元。旅行結束,張某前去索要退款,旅行社答復,只能退400元,張某等投訴至市旅游質監所。”
案例中張某的投訴請求能否得到支持?雙方簽訂的旅游合同是否有效?旅行社打的退款條是否作為旅游合同的補充合同而具有法律效力?
《中國旅游報》分析道:“質監所通過調查,認為旅行社雖然之前只是承諾退給辦證游客每位100元,但在簽訂合同時,卻給游客打了600元的退款條,這給游客傳達了一種信息:旅行社愿意退給每位游客100元錢,包括不在該社辦證的兩名游客。《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在本案中,‘退款條顯然是雙方簽訂的補充合同,受法律保護。補充合同與合同同樣存在法律效力。《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致使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在本案中都不存在,那么依據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旅行社應退給每位游客100元錢。”
五、關注調整,與時俱進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法規制度也會相應地調整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國旅游事業蓬勃發展,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規也會做相關的調整。
例1:《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萬元。而在2006年3月28日前責任限額則為人民幣7萬元。
例2:《風景名勝區條例》將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兩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而在2006年12月1日前,我國風景名勝區被劃分為三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例3:《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將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AAAAA、AAAA、AAA、AA、A五個等級。而在2005年8月5日前,我國旅游景區只有AAAA、AAA、AA、A四個等級。
因此,要學好本課程,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