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靜
陳龍,原名劉漢興,1910年12月出生于遼寧撫順。他早年參加東北軍,“九·一八事變”后,毅然率全連士兵投奔中共黨員李延祿率領的抗日救國軍(后稱抗日自衛軍),先后任營長、團長和自衛軍副參謀長。1933年,經周保中(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之一)、王潤成(東北抗日聯軍師政委)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出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參謀長。1936年到1938年底,在前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畢業回國后,陳龍先在中央黨校任軍事教員,后調任中央社會部治安科科長、第三室副主任。陳龍曾隨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負責警衛工作。抗戰勝利后,陳龍赴東北工作,先后任北滿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吉黑軍區保衛部部長、哈爾濱市委委員、社會部部長、公安總局局長,先后任東北局社會部副部長,東北公安總處副處長、東北公安部副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陳龍歷任南京市委委員,市公安局局長,市人民檢察署署長,公安部政治保衛局局長,公安部副部長。

陳龍是我黨隱蔽戰線上卓越的指揮員之一。少有人知的是,陳龍早在延安時期就因工作出色、忠心耿耿而深得毛澤東的器重,毛澤東曾先后三次想把他調到身邊負責警衛工作,但都因陳龍的婉拒而未能如愿。
婉謝毛主席的厚愛
1945年10月中旬,當陳龍在重慶歷經43個日日夜夜的巨大考驗,終于保衛毛澤東主席安全地返回延安之后,全國人民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長舒了一口氣。正是通過這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讓毛澤東打心眼里喜歡上了這位智勇雙全的衛士長,因而他破例送給陳龍一塊名貴手表,表示對這段難忘歲月的紀念(后來這塊名貴手表被江青用一塊普通手表給換去了)。
一天傍晚,陳龍和妻子正在住地附近散步,突然被中央社會部負責干部工作的王濤江給迎面攔住了。聽說王濤江要談工作,陳龍就支走了妻子。于是他們邊走邊談,王濤江對陳龍說:“前幾天,社會部領導向毛主席匯報工作時,毛主席問到了你,意思是想把你調到他的身邊去工作。”陳龍很激動,但又有點不敢相信,于是就問王濤江:“真的?”
王濤江肯定地點點頭說:“當然是真的!是陳剛同志要我來向你征求意見的。”
“我愿意為毛主席拋頭顱,灑熱血!”陳龍凝視著王濤江,語氣堅定地說。
陳龍說完轉身坐在一個土堆上,兩手有些輕微地顫抖著,從兜里掏出一條卷煙紙,費了好大功夫才卷成一支煙,爾后一邊抽著煙,一邊陷入沉思。能夠到領袖身邊工作,無疑是令人神往而又無比榮耀的事,但一想到自己曾多次被領導和同志們指責的火爆脾氣,他又有些猶豫不決了。最后他在地上把煙頭捻滅,站起身來對王濤江說:“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好吧,陳剛同志也說讓你認真考慮考慮,這只是征求意見嘛。”王濤江說。
與王濤江分手后,陳龍又在晚風中呆了很久。他一支接一支地吸著煙,苦苦思考著這個問題。他知道,社會部許多人都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可是誰也沒能干長久,究其原因,大概都與江青有關。正因為如此,他反復地拷問自己:“我陳龍去了,就能做得好嗎?”
經過再三權衡之后,次日陳龍找到王濤江,說:“濤江,我覺得我不適合在主席身邊工作。”
“為什么?”王濤江不解地問。
“打心眼里說,我是很愿意到主席身邊工作的,可……我這脾氣秉性你是知道的,只怕……”陳龍難為地說。
“脾氣,可以改么。”王濤江搶著說。
“說實在話,為毛主席灑熱血,拋頭顱我都沒二話,可我一直想打回東北去,一來那里很需要人,二來那里有我曾經同生共死戰斗過多年的戰友……”
王濤江走了,陳龍依然站在原地發呆。過后他忽然想到,自己既然不能去毛主席身邊工作,何不主動去向主席請求調回東北呢?說不定主席會答應的,主意已定,他直接來到毛主席住處。經值班警衛請示后,陳龍被允許走進毛主席那間既是臥室又作辦公室的窯洞。看見陳龍來了,毛澤東放下手中的文件,親切地讓他坐在身邊的一張方凳上。主席公務繁忙,陳龍不忍心耽擱他的寶貴的時間,便直截了當地說:“報告主席,我提點個人要求。”
“哦?個人要求?”毛澤東有點意外地望著他。
“我想當前東北急需干部,我是東北人,在那里打過游擊,又熟悉那里的情況,您看是不是……”
“唔……”毛澤東緩緩地點點頭。他很了解陳龍,在重慶的那些時日,他和陳龍在閑談中,曾多次聽陳龍說起東北抗聯的艱苦斗爭,談及楊靖宇、周保中、趙尚志等人。如今,國共內戰烽煙再起,共產黨的武裝部隊已進入東北,那里確實需要像陳龍這樣既熟悉當地情況又精通保衛工作業務的干部,去整頓治安,管理城市。
“好,我同意。希望你到東北做出好成績。”毛澤東一口答應下來。
“是!我決不辜負主席的期望!”陳龍霍地挺身站起來。

毛澤東回身從桌上放著的一個夾本中拿出了三張照片:一張是在重慶九龍坡機場照的,右邊是身材高瘦的赫爾利,左邊是縱聲大笑的周恩來,毛澤東頭戴盔式遮陽帽,神情自若地站在中間,陳龍就站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身后,兩眼機警地掃視著四方;一張是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報告時的照片;另外一張是毛澤東的生活照,江青在一邊抱著李訥。
毛澤東滿懷惜別之情,親切地把照片遞給陳龍,說:“我們要分手了,照片送給你,留個紀念吧。”兩眼濕潤的陳龍,雙手接過照片,聲音哽咽著說:“希望主席多多保重身體。”毛澤東微笑著站起身來,把陳龍送到窯洞門口,又親切地和他緊緊握手。此后不久,陳龍即協助陳剛帶領一批保衛干部,歷盡艱難險阻,徒步抵達東北,在那里開創了我國城市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辭任中央警衛處長
1949年9月,在沈陽工作的陳龍收到了中央社會部領導寫來的一封信,信中除談及偵察工作外,還說到:建國在即,黨和國家的內務外事活動將更加繁忙,為保衛中央領導人的絕對安全,決定加強警衛工作,毛主席有一次談到此事,又提到你……讀罷來信,陳龍百感交集,激動不已。一別數年,如今開國在即,日理萬機的毛主席還能想到自己,還是那樣信任自己。他情不自禁地找出那三張照片,深情地撫摸著,仔細地看著,仿佛又回到了重慶談判的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冷靜下來后,陳龍又一次全面地審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他深知自己脾氣爆烈,生性好動,比較適合于東奔西跑、激烈緊張的一線斗爭生活,而一旦三五天沒有戰斗,沒有任務,坐在辦公室里,他便感到無所事事,煩躁不安。更主要的是,他已深刻地預見到,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安全的最大威脅是來自即將崩潰的國民黨特務組織和海外帝國主義分子。這些敵對勢力將會通過各種手段派遣特務間諜進行暗殺、爆破等恐怖活動,以顛覆即將誕生的人民共和國,他確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對付這些形形色色的敵人。如能和這些暗藏在國內的敵人斗智斗勇,那將比讓他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接電話、開會作用要大得多。于是,他提起筆來,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先是對毛主席表示問候,之后備述了他對中央領導人安全保衛工作的看法,最后談到自己這幾年在城市保衛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掌握的一些敵情,還愿意繼續留在東北工作,為保衛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安全作出貢獻,希望毛主席能夠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