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 然
第一堂英語課,和學生一起走進了第一單元《Public signs》。
很喜歡這一單元,因為語言的內容與孩子的生活實際結合得相當緊密。孩子在生活中對于文本出現的情景非常熟悉,使文本與孩子之間更為零距離。也因為如此,我的教學任務之外更多了可挖掘可拓展的內容,使孩子們的語言能夠真正傳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說出心里的語言,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幸福,因為可以真實體現孩子的能力和自信。
語言內容服務于生活
在完成了四個詞組No smoking,No parking,No littering和No eating or drinking 的教學之后,我組織學生完成一個活動任務。先用多媒體出示了一些公共場所,有學校、超市、醫院、圖書館等,學生再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小組合作完成相關意義活動,并達成共識。
語言,只有實現與生活相鏈接,服務生活需要,方顯其意義所在。
語言練習回歸于生活
在課尾,也就是在單詞should 及其相關句子的教學完成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項目,即We shouldn't…at/in…這個句型。班上的小凡,因為暑假中去學習了音標,回校上英語課底氣特足,這階段單詞訓練(看音標拼讀再朗讀)屢戰屢勝,自信倍增,頭腦也活絡了許多。“We shouldn't eat in the zoo.”凡語。同學眼神流露不解,我接著問:“Why?”小凡的中文脫口而出:“因為有一回我去動物園,親眼所見一猴子搶一小朋友手中的香蕉,小朋友大哭。”全場笑翻,我即表揚:“Good idea.”文,夠優秀的那位女孩,單詞量和語法學習超前,往往讓孩子們羨煞不已。“We shouldn't smoke in the forest.”文大方表達。全班無言,因為不明白單詞forest是何意思也。正好預設有此圖片,展示,稱贊文之“博”學,“Wonderful.”文自喜而座。
語言,只有實現學以至用,體現表達的才不僅僅是孩子的知識和能力,更是孩子精神的完整、健全的世界。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