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征兵網站設計得非常動感。
據五角大樓網站報道,10月13日,五角大樓募兵負責人表示,2009財年美國現役和后備役兵員募集工作圓滿完成,招募總數創了30多年來的新紀錄,是美軍實行募兵制以來首次完成募兵任務。
報道稱,本財政年度美國陸軍計劃募兵6.5萬人,實際募兵70045,超額8%;海軍計劃募兵3.55萬,實際募兵35527;空軍計劃募兵31980,實際募兵31983;海軍陸戰隊計劃募兵3.14萬,實際募兵31413;陸軍、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預備役兵源募集人數比計劃分別增長5%、1%、9%和22%,空軍國民警衛隊募兵人數比計劃增長9%,陸軍國民警衛隊也足額完成了募兵計劃。
而且,此次所招募兵員的素質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高中以上學歷新兵比例,現役新兵達96%,預備役達95%,超過五角大樓90%的標準。
《華盛頓郵報》將此次征兵任務的完成稱為“歷史性的勝利”,因為自1973年美國實行募兵制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全部完成任務。1973年,由于曠日持久的越戰造成了全社會的反戰情緒,自美國建國以來延續了近180年的征兵制告終,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美國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支純志愿兵職業化軍隊。
對于這樣的兵役制度,有些人認為可以實現精兵主義,“讓軍隊全部由愿意打仗流血者組成”;也有些人認為職業兵役讓打仗變成一樁買賣,淡化了國民的國防意識。不論贊成或反對,評論者無不為募兵制的一大弊端頭疼:募兵不足數。自1973年至2008年間的35年里,美國從沒有一次按質按量完成募兵計劃。而且,由于多年來商業、金融和科技領域機會繁多,適齡青年更向往畢業升學、謀取高薪,而不是到戰場上摸爬滾打,因此,募兵不足的現象愈演愈烈。
相對而言,技術含量高、不直接“拼刺刀”的海軍和空軍,情況要好得多,而更艱苦、更危險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募不到兵的問題更加嚴重。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美國有關方面絞盡腦汁,不得不降低募兵標準,有犯罪記錄的、未完成高中學業者、同性戀者、素食者、體重超標者等傳統上被認為“麻煩兵源”的志愿者也要,即便如此,也還是每每招不足兵,此次“兵棚爆滿”,出乎大多數人意料。而且,和往年相比,愿意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這種危險兵種者明顯增加。
對于這次“歷史性的勝利”,媒體歸因于多個因素。法新社10月13日分析稱,由于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剛剛創下26年來最高的失業率9.8%,對飯碗的擔心讓許多年輕人“好鐵也打釘,好男也當兵”。五角大樓募兵政策辦公室主任吉爾·柯蒂斯認為,當一個國家失業率逼近10%時,募兵的難度將會顯著下降,兵員素質也會明顯提高。此外,五角大樓還援引研究機構的分析稱,今年正值“千禧年一代”,即1978-1996年之間出生者應募的密集時段,這一代人經歷過冷戰勝利、海灣戰爭和“9·11”事件,國家責任心比前輩和后輩都要強,應募熱情自然高漲得多。
而且,美軍募兵部門很善于運用宣傳手段。《環球時報》記者經常在美國街頭看到印刷精美、展示美軍全球作戰能力、宣揚美軍四處救人光輝形象的募兵海報。募兵部門經常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設置征兵柜臺,甚至華人聚居區的春節廟會,也有美軍募兵人員現場拉攏青年參軍。對于美軍而言,募兵活動不單單是政治宣傳,還會進行商業化運作。募兵人員還經常邀請一些適齡青年參與征兵廣告的拍攝,全副武裝,真刀真槍。經過這樣的熏陶,很多青年有了當兵的熱情。
此外有媒體稱,美軍待遇的提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信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軍方對應募者許以重賞,40%的應募青年獲得多達1.4萬美元/人的獎金。不過不少美國媒體擔憂,一旦工作重新變得容易尋找,高薪優職再度成為青年人的主流追求,今天這幅踴躍參軍的熱烈畫面,是否還能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