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民
農信社作為農村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從戰略的高度迎接挑戰,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擴大農村金融市場占有份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大顯身手?筆者淺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把握當前形勢,確保農信社發展方向
從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國際、國內金融形勢來看,農村信用社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與巨大挑戰。
一是要堅定發展信心。從機遇看,當前,農村經濟、縣域經濟呈現出加快發展的勢頭,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深化改革,農村信用社活力增強,經營管理逐步走向規范,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舞臺。
二是要樹立危機意識。從挑戰看,競爭的多元化農村金融市場正在形成。農業銀行棄城下鄉;郵政儲蓄在農村開始開辦信貸業務;銀監會適度調整了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政策。農信社獨家壟斷經營格局將不復存在。
三是要正確面對困難。當前,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尚不規范。隊伍素質整體偏低;資產質量不高等問題較為突出。面對競爭形勢,我們要敢于直面困難;要善于在不斷變化的形勢中把握規律,勤于思考、善于謀劃,沉著應付;要勇于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把握主流;要牢牢抓住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的主動權。
立足自身優勢,增強農信社發展意識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遇到任何困難,發展的意識都不能淡化,發展的熱情都不能降低,發展的干勁不能減少。
一是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農村信用社的又快又好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在促進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業務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更加注重資源成本的節約;更加注重干部員工的全面發展。
二是在國家對農村信用社資金扶持政策中,我們要搶占先機。要進一步加快完成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資金實力;進一步提高抵御風險能力。集中精力抓發展;集中精力防風險;集中精力促轉型;要敢于打破固有模式;善于突破思維定式,要敏銳地發現機遇;果斷地抓住機遇;創造性地用好機遇,全力推進穩健發展。
三是要始終堅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負重奮進,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轉換經營理念,實現經營機制創新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發展較好的省份的共同點在于在經營中能真正立足“三農”,端正經營方向,對支農方式進行創新,積極拓展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空間。我們要結合各地發展不平衡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服務方式,因地制宜地確定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投向、貸款方式、對農戶的守信額度。積極探索金融支持農村生產力發展和為廣大群眾根本利益服務的新方式。
一是要準確把握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按照優先“三農”的原則有效配置信貸資產,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應優先用于滿足農民種養業的資金需求。剩余資金主要用于支持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等多種經營活動,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二是要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變化的新特點。要制定分類指導措施、創新支持方式。
三是要根據經濟變化的新需求,強化服務功能。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效益、管理效益和經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加大薪酬改革,健全農信社人才競爭機制
在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關鍵時期,農村信用社加大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競爭機制,實現穩健經營迫在眉睫。
一是樹立人才興社的思想。不僅要把管理崗位上的干部作為人才使用,還要把業務骨干、優秀職工當做人才使用。要出于公心選拔使用人才,堅決杜絕用人中的不正之風。要在人才使用上具有創新意識,不能因循守舊,現時還要帶著深厚的感情關心愛護人才。
二是大力推行農信社干部任用制度改革。要讓想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地位。要獎優罰劣,實行末位淘汰。要按照干部聘任、員工聘用辦法,繼續推進競聘任職,嚴格目標考核和工作問責,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的任用管理機制。
三是堅決推行農信社勞動用工制度改革。要從農村信用社實際出發,優化員工隊伍結構,要轉變觀念,大膽破除與農村信用社發展不相適應的勞動用工制度。確保競爭機制的完善。通過完善全員合同制,不斷規范短期合同工的管理,健全員工的社會保障機制。
四是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繼續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加大業績計酬比例,確立以利潤為中心,以質量和效率為保證,講求成本約束的業績指標考核體系。要按照以業績、效率為主、兼顧公平的原則,在發揮薪酬考核正向激勵的同時,形成收入與貢獻相匹配的分配機制。
強化營銷力度,提升農信社均衡發展能力
按照緊貼農村、立足市區,全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營思路,要進一步細分農村信用社營銷市場。
一是要確立城鄉結合部為目標市場的市場定位,實現營銷業務戰略轉移。要面向“三農”,發揮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品牌優勢,全力打造“農民銀行”。要加強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全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面向市區,做好中小企業的服務。要以市區居民、個體工商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發揮貸款營銷中心個貸業務的品牌優勢,做強做大個貸零售業務,全力打造“社區銀行”。
二是要創新服務手段,改進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服務方式。將完善的金融服務滲透整個領域,提升信用社整體服務質量。
三是要積極探索信用站撤消后,農村金融服務手段的創新。可根據各社實際,采取信貸員包片,送信貸下村入戶、設立信息員等方式。也可摸索實行“包村、包片、包戶、包社區”的支農客戶經理制度,為農民提供政策、信息、資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四是要拓展服務空間。要以支持科技農業、市場農業、訂單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為起點,調整農貸投放對象由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產業化農業生產的轉型。增加零售業務的信貸投入,逐步改善信貸結構,提高信貸質量。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集存、貸、匯、代理、理財業務于一體的全方位綜合服務。把服務范圍逐步向黃金客戶群轉移,隨著金融服務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使信貸結構調整更趨完善。
推進風險管理,提升農信社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風險防范與控制,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就是信貸管理。要扭轉“重貸輕管”思想,嚴格按照貸款操作流程要求,做好貸后檢查與管理工作。
一是要加強信貸管理,合理控制經營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把好貸款投放關。要認真做好操作風險的控制,繼續推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要努力做好市場風險的規避,加強經濟政策和產業發展形勢分析。要合理規避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形成的政策性風險和產業結構性風險,逐步調整不合理的信貸結構,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防止政策風險帶來的損失。
二是要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重要作用,嚴厲打擊弄虛作假行為。凡是對信用社造成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的,一律加重處理。要建立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案件專項治理工作,努力降低案件風險。要加強重要業務環節和風險點的管理,嚴肅糾正有章不循、違規操作行為。
三是要堅決把好授權、檢查、控制關口和復核、審核等重點業務環節的閘門。定期開展信貸、財務、賬務審計,及時發現、糾正違規經營行為。要教育、引導和督促全員嚴守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堅決杜絕違規操作的現象發生。
(作者單位 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周口市農村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