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
[摘要]當前,弄虛作假出現在中國各個領域,不僅破壞了人際信任和政府公信力,危害公共安全,還毒害了人的靈魂,降低社會的道德水準。文化領域的落后因素必然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發展必須以求真向善的先進文化作為基礎。因此,要努力建設求真文化,把維護真實作為道德重建的最佳切入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關鍵詞]造假信任真實道德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尊道崇德,把“童叟無欺”作為安身立命的原則之一。如今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但是道德滑坡,假貨遍地。弄虛作假,古代有,國外有,甚至動物世界也有。只是現今造假之習在我國社會滲透之深,影響之廣,為中國史或許世界史所罕見。假煙、假酒、假藥、黑心棉、注水肉、毒大米、“大頭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紙箱餡包子”新聞、華南虎照、漢芯事件、留學生成績造假集體被開除,還有假驗資、假評估、假審計、假文憑。上至官方的統計數據、形象工程,下至隨地可見的假證、假發票、小廣告,從商界到教育科學文化界,造假現象均時有耳聞。有人甚至認為,造假已成為當今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價值規律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通過技術改進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在同樣的勞動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因而價值規律刺激技術進步,促進優勝劣汰。但是,在包容虛假的社會,市場競爭和利益驅動卻可能導致造假和劣勝優敗。其實,除了商品生產領域,社會上哪個領域都有投入和產出。譬如,當官要出“政績”,是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容易,還是真抓實干、造福一方容易呢?污水要凈化,是做虛假數據容易,還是真把污水變清容易呢?造假似乎成了一些人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路。經濟固然在持續發展,但是虛假之風蔓延,破壞經濟社會基本規則,給我們的發展處處埋下隱患。
虛假之風蔓延的危害
無處不在的虛假風氣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危及政府的公信力。華南虎照由陜西省林業廳發布,最終證實拍攝的是年畫虎。老百姓目睹政府公布的重大新聞圖像竟然是假的,而陜西省政府對此事件遲遲不調查、不回應,令老百姓對政府行為的可靠程度產生了懷疑。不久,“嫦娥一號”上天,國家航天局公布首幅中國拍攝的月球照片,雖然完全真實,卻被人懷疑拷貝了美國的月球照片。
虛假之風成為保護和治理環境的大敵。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是典型的不可持續發展模式,必須徹底扭轉。我國目前約有70%的江河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截污治污迫在眉睫。但是環境治理往往投入大、見效慢。官員一任三五年而已,多半不愿意做這種惠及未來而自己少有得利的實事。一些地方官員指使下屬制造污水凈化假象應付檢查,或偽造統計數據應付減排指標。有的地方,污水處理廠并沒有配套的管網系統收集污水。檢查組來了,就放滿自來水,打開機器運轉。有的污水處理廠把連接自動監測設備的管子放在自來水里,以使監測設備顯示出極好的污水處理效果。企業排污治理更是直接影響自身的利潤。一些不良企業對污染物采取假處理、真排放的做法,逃避環保責任。
造假往往直接威脅公共安全。造假者以廉價劣質原料代替高價優質原料,或者偷工減料以減少投入,或者違法添加有害物質促進銷售,欺騙公眾和執法部門。無論是假酒、假藥還是蘇丹紅、毒奶粉,都造成過公共衛生事件,損害消費者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性能源消耗有75%是煤炭,但大批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后,造成煤礦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安全事故頻發。這些小煤礦往往不愿加大安全設施投入,以造假方式逃避安全督察。譬如,有的煤礦以偽造礦井圖紙和提供虛假現場手段通過安全督察,有的煤礦為逃避安全檢查干脆登記注冊為石墨礦。一些被關閉整頓的小煤礦也通過制造封閉假象應付檢查。除了食品、藥品、煤炭等領域,交通和建筑行業的造假和豆腐渣工程又埋藏著多少公共安全隱患?
造假之風嚴重敗壞我國國際聲譽,損害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中國制造”本來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后來逐漸演變成問題產品的代名詞。一個三鹿奶粉事件或許就能顛覆中國花巨大代價主辦奧運會建立的良好國際形象。“紙箱餡包子”事件使全世界看到,中國人不僅產品造假,連新聞都能造假。美國一些零售商店甚至公開打出不賣中國貨的招牌。
造假之風滲透到人的思想和行為,毒害人的靈魂,使一些人說假話、辦錯事而不自知。拷貝別人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抄襲別人的答卷變成自己的分數,找“槍手”代考代寫論文,騙取證書和文憑,這些都是在假造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大學本來是傳承文明的象牙塔,但是今天有的年輕人在大學傳承了造假文化,直到抄襲竟然能成一種風氣,“槍手”居然可以類似一種職業,甚至教授可以組織學生集體造假。在高校本科評估中,為了造出幾年前泛黃的試卷,有的學校采取在試卷上灑水然后進行太陽暴曬或使用高壓鍋處理紙張的辦法;之后動員大學生參與造假環節,讓學生根據教師精心設計好的對錯情況在偽造的舊空白試卷上再做一遍。文化之所以成為文化,它必然在社會上有傳播,在師生親子之間有傳承,植入一些人的思想行為之中。
維護真實是道德重建的最佳切入口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文化何以對弄虛作假有如此的包容?一種文化對造假的包容不僅來自社會的“寬容”,更主要的是,在這種文化之中,作假者能夠說服自己的良心,寬容自己的行為。
實際上,世界上任何民族在實踐其道德觀念的時候都存在變通性,只是不同人群對于各條道德準則在排序上有差異,底線高低劃得不同。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舉過一個例子,證明說假話并不總是錯的:孩子有病不肯吃藥,父親哄那孩子說藥好吃,孩子吃了,因而治好了病。這樣的假話或許世界上每個民族都認為是可以說的。這個例子顯示,拯救人類性命是比不說假話更為重要的道德原則,后者可以服從前者需要而改變。在今日中國文化背景下,“真”就被某些人排序在其他準則之后,甚至被放在很低的位置。譬如,在中國文化里,一心為公被認為是高尚行為,以至于集體利益在一些情況下可以置于真假原則之上。為集體謀利益而造假說謊,往往能夠得到這個集體的諒解甚至擁護。教授動員學生集體作假應付高校本科評估;污水處理廠假運轉和排污企業制造污水處理假象……這些造假活動的主導者和參與者正是認為自己在維護集體利益。不為私利成為某些知識水平較高的中國人說服自己的良心屈從于造假的一個原因。
人的道德感基于發自良心的內省,或者由宗教信仰而內化的內省。中國文化里有佛教成分,但基于宗教信仰的敬畏感在當今乃至在幾乎全部中國史上都沒能統治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以德育代替宗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特征之一。在當今這個承認個人利益、鼓勵個人發展的年代,多數中國人既不像許多西方人每周去教堂接受精神洗禮和道德強化,又不像講階級斗爭的年代進行經常性的聚會“斗私批修”,大多數人走上社會以后幾乎再沒有接受經常性的強化道德的機會。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滑坡,真假原則在一些人的心里被置于私利之下,于是造假泛濫。在這樣的社會,人們對造假逐漸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對造假行為的責罰減輕,一些正在成長的孩子撒謊造假不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模仿成年人的造假行為,最終可能形成有缺陷的道德感,成為造假文化的傳承者。
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國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方面應該協調發展。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產物,又給歷史以巨大影響。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文化領域某些落后的因素必然會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造假文化就是其中突出的因素。一個社會如果充斥著假的產品、假的信息,個體之間相互不信任,那么其發展必然包含許多虛假的成分,潛藏許多不穩定的因素。科學發展必須以求真向善的先進文化作為基礎。
在人類審美理想中,“真”居“真善美”之首,因為真實是人類活動的基礎,失去真實就失去意義。建設求真文化,把維護真實作為道德底線,是道德重建的最佳切入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應該大力提高真假原則在中國道德體系中的地位,全方位嚴厲治假,使造假者付出沉重代價,使鼓勵和逼迫造假者也受到相應的懲罰,造成全社會排斥說假話、做假事、造假貨的文化氛圍,使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建立強烈的求真向善的道德感。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寫到: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人不敬畏神靈也可以建立對自然和道德的敬畏。儒家并不尊神靈,提倡通過內省達到修身明德。但是,今天的中國人不可能依靠一部《論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更不可能重構古代道德體系。中國人需要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建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基礎的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道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