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聯斌
[摘要]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各級黨委和領導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群眾對金融危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全民族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要開展心理疏導和救助工作,保持民眾心態健康;同時,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感召作用以期早日戰勝金融危機。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金融危機
當國際金融危機開始在全球快速蔓延的時候,胡錦濤同志就明確指出:“在此關鍵時刻,堅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堅定信心,攜手努力,我們才能共同渡過難關。”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應對和戰勝金融危機的一條根本要義。正是在黨和政府帶領人民信心百倍的努力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歷史經驗表明,大的經濟下滑由觸底調整到全面復蘇往往是一個較長的復雜過程,人們的精神和意志力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因此,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這一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持續不斷地提振全民族戰勝危機的決心和信心,是各級黨委和領導在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中必須始終高度關注并牢牢把握的一個中心環節。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金融危機的認知水平
強大而有效的宣傳動員能力,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的集中體現。面對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給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重大影響,相當一部分群眾感到茫然無措。一些現實思想和模糊認識如不及時加以澄清和克服,很容易積聚、發酵和擴散,從而渙散民心士氣,甚至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影響社會穩定,影響黨和政府應對金融危機舉措的有效實施。因此,抓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這場危機的認知水平,增強在黨的領導下戰勝危機的能動性、自覺性,是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的首要任務。
密切關注群眾思想變化,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任何危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運行規律。據資料顯示,當前這場金融危機仍呈發展蔓延趨勢。黨和政府不斷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應對危機,減輕危機造成的損失。思想政治工作應時刻關注各個環節各個層面群眾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意見、要求以至怨氣,特別是有重大事件發生和重要政策出臺時,更要及時掌握群眾的思想反應,確保宣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做到群眾心坎上。
堅持擺事實講道理,增強宣傳教育的說服力。金融危機影響下群眾的擔心疑慮都是非常具體現實的,宣傳教育工作必須敢于直面現實,把道理講得順情順耳,否則,不僅難以達到解疑釋惑、振奮精神的目的,還可能造成逆反心理。要講清楚這場金融危機產生的深刻根源和對我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使群眾做好面對各種經濟困難的充分思想準備;要講清楚我國經濟總體上仍然健康運行這一基本面,使群眾面對任何市場波動都保持高度鎮定;要講清楚黨和政府應對金融危機影響采取的各項戰略舉措及其已經顯現的效果,使群眾進一步樹立在黨的領導下戰勝危機,深化改革,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堅定信念。
動員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宣傳教育的共振效應。金融危機百年罕見,其在社會思想領域內引起沖擊震蕩的深度和廣度也前所未有,宣傳教育工作要取得切實的效果.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一起來做。領導干部要做,普通黨員干部也要做;黨政機關要做,其他社會團體也要做;院校科研單位要做,企業也要做;教育者要做,被教育者也要做;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要做,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也要做。各種力量圍繞中央大政方針的落實同頻共振,就會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把群眾的思想很好地統一起來、激發起來。
開展心理疏導和救助,保持民眾心態健康
據調查,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些醫院心理問診的人數成倍增加。他們有的是已適應城市生活卻無奈帶著妻小返回家鄉的農民工,有的是把辛勤積攢的錢投向股市卻血本無歸的股民,有的是在崗卻隨時面臨被裁減壓力的白領……其臨床表現出焦慮、憤怒、無助、倦怠、無聊甚至疼痛等異常特征。如果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加深,部分群眾心理失衡的情況將有加重的趨勢。重視建立健全社會對心理疾病的救援機制,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切實提高對心理疏導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長期以來,一些同志比較重視對思想問題的教育引導,而忽視對心理問題的研究疏導,甚至用解決思想問題的辦法去解決心理問題。實際上,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思想問題解決不好,可能引起情緒失衡,形成心理問題,加大解決思想問題的難度;心理問題解決不好,則可能影響人的認知,引發思想問題,加重心理問題的程度。但是,思想問題主要是由對事物認識不清、道理不明引起的,主要應用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心理問題主要是因生活環境條件發生急劇變化而難以適應引起的,主要應用撫慰舒壓的方法解決。專家指出,心理問題尤其是嚴重心理問題一旦形成,如果長期得不到排解,就很可能通過非理性的、極端的方式釋放。汶川大地震后個別輕生的事例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仍然籠罩著的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對社會心理問題的預防,積極推動各項心理救助工作的開展。
積極防范緊急群體性心理事件的發生。目前,全球經濟衰退尚未見底,形勢依然嚴峻。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國經濟雖然出現某些好轉的跡象,但仍然存在不少變數。思想政治工作應密切關注危機加重給民眾心理帶來的沖擊。一方面,要認真做好對個體心理疾患的疏導和救助,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做好防范緊急群體性心理事件發生的準備,因為后者的突發性往往更強,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破壞力更大。在易引發群體情緒激烈碰撞的場所,應預先制訂緊急心理干預措施,一旦出現危險苗頭,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有序有效的心理救助,努力把危機消弭在萌芽之中。
著力提高全社會實施心理救助的能力。目前我國這方面的發展水平還較低。一方面專業人員極缺;另一方面,人們普遍缺乏自我心理調適和對他人實施心理援助的基本常識,相當多的人有了心理問題想不到或不愿意找心理醫生。必須加大專業心理咨詢隊伍的建設,按現代社會的需求,培養大批專門人才,醫院一般應開設心理門診。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全社會大力普及心理預防和救助知識,開展積極的心理互助活動。領導干部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為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掌握穩定情緒、放松訓練和心理輔導等基本技術和方法。在各級干部培訓中,應加大實施心理救助內容的分量,增強干部做好金融危機影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
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感召作用
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及其成功實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優勢。在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面前,黨是群眾的主心骨、定心劑。群眾往往是通過他們身邊黨員干部的作為和形象來評價黨和黨的政策,決定對事物態度的。可以說,加強黨的作風建
設,是最直接、最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大力發揚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用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來凝聚和振奮民心士氣,對于戰勝當前這場嚴重危機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無論金融危機發展到何種程度,黨員干部首先要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殫精竭慮地投入工作。要模范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尤其是應克服無能為力、無所作為的思想,堅持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當前執政為民的第一要務,不等不靠籌資金、搞建設,千方百計降低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克服懶惰倦怠情緒和漂浮作風,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真切地了解民間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扎扎實實地幫助群眾解決就業、醫療、環保、子女入學、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困難,多辦快辦一些群眾急需的實事好事,盡量減輕金融危機給群眾帶來的損失;克服墨守陳規、不思進取的態度,堅持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積極調整本地區、本單位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向,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動力。總之,要通過廣大黨員干部的艱苦努力,使群眾受到實惠,看到希望,與黨同心同德,共渡難關。
充分展示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在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中,人民群眾最想看到的是清廉有為的政府,最憎惡痛恨的是腐敗行為。金融危機已經使國家經濟蒙受巨大損失,腐敗行為則是雪上加霜,它不僅會惡化經濟環境,遲滯經濟恢復的步伐,而且會削弱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動搖黨的執政基礎。每一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清醒地認識這種利害關系,嚴格執行中央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要正確認識權力的本質,堅持以清廉為榮耀,把操守當生命,高度警惕權力、金錢等誘惑,自警自省,警鐘長鳴,拒腐蝕、永不沾。尤其是從事經濟工作的黨員干部,應潔身自好,當好國庫的守門人和經濟秩序的維護者,確保中央刺激經濟計劃的有效實施。在強調自律的同時,要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查處力度,警示黨員干部自覺遵紀守法。
大力弘揚節儉施政的優良作風。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中,政府的難處是,一方面隨著經濟下滑財政收入降低,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資刺激經濟。解決這一矛盾首先要大量壓縮行政開支。黨政機關干部特別是各級黨的組織和領導干部,應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自覺服從經濟發展大局,克服講排場、擺闊氣的不良風氣。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就會形成不可戰勝的力量,中國經濟重新進入又好又快發展軌道便可期待。(作者單位:中國恒豐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