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峰
【摘 要】胡錦濤主席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中指出,2020年以前我國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2008年《社會保險法(草案)》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已經向這一目標的邁進,我在這里對《社會保險法(草案)》的改革及優缺點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社會保險法 養老保險 生育保險 醫療保險
依據我國憲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五條《社會保險法(草案)》于2007年12月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正式開始了立法進程。2008年12月22日第二次審議草案公布后,短時間內就收到意見和建議數萬條。2009年2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草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這些立法所匯集的民智表明:中國亟需通過社會保險立法,對已經實施的社會保險制度進行規范,特別是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等問題。
一、建立社會保險法對我國社會經濟的意義
目前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險法》在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安全方面發揮著特有作用。
1.它能彌補市場分配存在的不足,維護社會收入分配的相對公平。對緩解社會矛盾,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2.它能解除勞動者的后顧之憂,為他們創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環境,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3.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險制度,才能促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
4.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有利于擴大內需→經濟發展→就業擴大→收入增加→擴大內需的良性循環”。
二、社會保險法(草案)對養老保險的改革
當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能轉移接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草案中將該規定修改為:個人跨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個人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各繳費地的基本養老金標準和繳費年限,由各繳費地分段計算、退休地統一支付。
“國務院已提出2009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2012年實行全國統籌的目標。目前,部分省市基本養老保險已經做到了省級統籌,逐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統籌層次是大趨勢,長遠目標應當是實現全國統籌。為此,草案增加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省級統籌,逐步實行全國統籌。目前國家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是支持的。比如2007年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了近1200億元,用于做實個人帳戶、承擔改制成本和彌補支付不足。這次草案中不僅規定了政府在社會保險基金不敷支出時給予補助,而且進一步明確了政府支持的具體事項。比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三、社會保險法(草案)對生育保險的改革
生育險在以往的法律、法規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規定,都是依據各地自行出臺的相關的生育保險辦法辦理。此次《社會保險法(草案)》將生育保險單獨列為一章,其中一個令大家關注的問題,就是生育險和戶口之間的關系。草案規定,生育險并不涉及戶籍問題,而是取決于勞動關系。意思就是說,生育險與就業地相關,不與戶口所在地相關。例如,農村女孩到城市就業,參加的是城市的生育保險。如果是城市的人事之間的流動,那么你在哪個地方就業就應該參加哪個地方的生育保險,并且享受它的待遇。這一點,從法律上來講是毫無疑問的。
另外,就生育險是否具有強制性方面,“《社會保險法》通過后,生育險當然是法定的強制的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一樣。”這就是說,《社會保險法》頒布后,各單位必須為其職工辦理生育險,否則便是違法。更值得關注的和期待的是,生育保險應該由現在的只面向職業女性發展成面向所有的女性。由現在的社會保險性的這樣的保險上升到福利性、普惠性的這樣的保險,這才是它的法律方向。
四、目前我國對基本醫療保險的改革
《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實施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保障全體公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本醫療保險既是社會保險的組成部分,對促進衛生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健康權益,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十分重要。從立法的科學性、超前性和權威性考慮,鑒于醫保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是否要在日后的《社會保險法》中對基本醫療保險只做出原則性或授權性規定,為正在改革和發展中的我國新型醫療保障制度留下改革空間。
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相比,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水平還不相適應,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緩解和克服“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現實問題之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從今年起,中國逐步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明確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保障廣大群眾看病就醫的基本需求。
五、結束語
2008年12月23日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是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開始,是一個艱巨的任務。目前《社會保險法》在我國現在還沒有正式出臺,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立法工程,需要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一定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作為立法基礎,還要有社會保障法制定所需的種種條件,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但作為遠期目標,應該是我國實現依法治國的一個組成部分。2008年12月28日公布的《社會保險法(草案)》也在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