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 現狀 建設機制
一、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通過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電話“村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國31個省級農業部門、80%的地級和40%的縣級農業部門都建立了局域網,覆蓋省、地、縣、鄉的農業信息網絡群已初具規模,80%的鄉鎮信息服務站擁有計算機并實現聯網。信息化技術在農業宏觀決策、資源區劃、遺傳育種、災害預警、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得到一定應用。
2.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信息采集渠道不規范,,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程度低,重復建設與浪費現象普遍;農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強,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正常的產業信息需求不足;農村信息化建設資金不足,社會力量參與不夠;信息工作隊伍服務能力不能滿足需要,難以及時提供有效信息服務等等。總之,與新農村建設對農業信息工作的總體要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二、完善和優化農業信息化建設機制
1.健全農業信息化規劃、協調機制
各地政府部門應提高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將其納入長期發展規劃,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要設立農業信息化領導部門,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研究和制定農業信息化建設中長期總體規劃以及階段目標,加快制定農業科技、農產品市場、政策法規等信息采集、處理標準和信息服務規范,構建農業信息化標準體系。強化信息化建設協調機制,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2.構建農業信息化綜合推進機制
加強農業信息化的建設理論創新。各地相關部門要發掘、總結和提煉農業信息化建設成績和經驗,注意跟蹤國際農業信息化發展動態,把握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豐富和發展農業信息化建設理論,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
加強農業信息化發展政策和法律建設。制定信息機構管理、信息資金投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人才培養教育與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加強信息產權、信息安全和信息市場等方面法律建設,為農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宣傳和交流。組織新聞媒體宣傳農業信息化建設成效,營造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良好社會氛圍。發展各種農業信息傳播形式,總結典型經驗,擴大農業信息的覆蓋面,促進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和農民增收。
3.完善農業信息化投入保障機制
充分調動中央、地方以及民間投資積極性,建立多元化投資體系。國家應從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財政支農資金中適當安排份額,專項用于農業信息化建設,各地政府提供配套資金。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業信息化建設,通過各種渠道吸引外資參與農業信息化建設。建設資金要適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對服務效果好的建設項目給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