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摘 要】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靈活用工形式,被很多企業(yè)所喜愛。本文從用工單位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的分析了勞務派遣參與各方進行勞務派遣的風險識別以及應對措施,以推動企業(yè)勞務派遣用工健康、和諧科學發(fā)展。
【關鍵詞】風險識別 防范 和諧發(fā)展
一、勞務派遣用工的概念
目前企業(yè)的勞動用工模式,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合同工和勞務工兩大類。勞務派遣又叫人才租賃,是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的一個三方關系: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是勞務關系,勞務派遣公司和勞動者是勞動關系,用工單位和勞動者是工作關系;勞務派遣公司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以及勞動合同管理,并負責辦理各項社會保險,協(xié)調勞資糾紛等一切勞動事務,再根據(jù)用工單位的實際需求派遣員工到用工單位使用,使用期限按雙方約定;用工單位只是做好勞務派遣工的安排和管理,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勞動者提供安全衛(wèi)生的工作環(huán)境,按時支付勞務費、保險費、勞務派遣管理費。
二、從勞務派遣的參與各方進行勞務派遣的風險識別
勞務派遣風險識別過程中,首先需要將參與各方面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鑒別出來,識別其中有益于企業(yè)提升人力資本管理效率的因素,以及那些對組織有威脅的因素,以可確定的管理成本替代不確定的風險損失,以最小的經(jīng)濟代價獲得最大的現(xiàn)實保障。
企業(yè)使用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隱患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勞務派遣公司、勞務派遣工(勞動者)、用工單位自身。
1.來自勞務派遣公司的風險
(1)勞務派遣公司的資質 。如勞務派遣公司沒有合法資質,將導致勞動者與勞務派遣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因主體不適而無效,視為勞動者通過職介機構,直接向用工單位提供勞務,其最終結果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由用工單位承擔勞動合同上的義務。
(2)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風險。如勞務派遣公司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屆滿仍在勞務派遣崗位的,都會導致用工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用工單位要承擔勞動法上的所有經(jīng)濟和法律責任。
3、工資發(fā)放和社保繳納方面的風險。可能存在派遣公司不能按時發(fā)放工資或因自身資金問題,非法挪用客戶資金而造成的風險。如果派遣公司無法按時發(fā)放工資,可能將造成勞動者的不滿,影響勞動者的士氣和滿意度,間接對用工單位經(jīng)營造成影響。
2.來自勞動者的風險
(1)勞動者工傷方面的風險。按照法律規(guī)定,在勞務派遣用工模式中,勞務派遣公司應當為其員工辦理工傷保險,用工單位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條件,保證勞動安全。如果勞務派遣公司未按規(guī)定辦理工傷保險的,當勞動者發(fā)生非用工單位盡責盡力所能避免的工傷事故,比如,在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因工外出期間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等。此時,企業(yè)就可能被勞動者或勞務派遣公司拖入糾紛。
(2)勞動者侵害到用工單位合法權益的風險。如勞動者在用工單位工作時,因過錯或違規(guī)給用工單位造成損失,這由勞務派遣公司還是由其員工賠償、賠償原則?
3.來自用工單位自身的風險
(1)用工成本的風險。用工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的目的顯然是想降低勞動力用工成本,可《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從同工同酬的含義理解,勞務工與正式工的報酬同標準。另外用工單位還要向勞務派遣單位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管理費;同時,用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補償、賠償金、社會保險費等費用,派遣單位均會約定由用工單位承擔,從這種意義上說,勞務派遣用工的成本更高。
(2)勞務派遣合同風險。派遣合同約定了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在派遣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是有效避免雙方風險發(fā)生的關鍵之一。一份好的派遣合同需要對派遣內容、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員工管理、用工關系、社保與法定福利、服務質量、費用結算時間和方式、賠償或補償方式、勞動者作關系的解除和終止、保密條款等方面進行約定。
(3)事實勞動關系風險。根據(jù)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的規(guī)定,勞動關系成立應具備以下“三個要件”:①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②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③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
4.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防范措施
通過以上對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用工單位已經(jīng)識別出可能影響其勞務用工的風險,應考慮采取哪些手段對風險進行防范呢?下面,針對上述風險提出具體防范措施:
(1)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公司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用工單位在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合同前,必須認真審查其營業(yè)執(zhí)照等資質證書,并使勞務派遣期限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內。
(2)審查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合法。由于派遣業(yè)態(tài)的不成熟,用工單位在使用派遣過程中,存在諸多危機和陷阱。所以用工單位首先要確認勞務派遣公司是否已經(jīng)與派遣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再要認真審查該勞動合同的各個要素是否齊備,特別要核查勞動合同的期限是否能夠覆蓋勞務派遣合同的期限。
(3)定期跟蹤勞務派遣公司對于被派遣勞動者的工資發(fā)放、社保繳納情況(特別是工傷保險)。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之間是勞動關系,向員工發(fā)放工資和繳納社保是其法定義務。為防范勞務派遣公司規(guī)避風險和推卸責任,應在勞務派遣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務派遣公司必須依法為派遣員工發(fā)放工資和繳納社保,不得無故克扣或調低員工工資;同時,約定用工單位對以上事項的檢查權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處理機制和責任承擔。
(4)正確管理派遣勞務工,明確其違規(guī)處理辦法。用工單位與勞務人員可簽定《上崗協(xié)議》,以明確派遣勞務工的工作任務、數(shù)量、質量、勞動紀律等方面的要求,必要時約定勞務工退回情形,以利于用工單位對勞務工在勞動過程中的組織和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寶剛.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2.
[2]勞務派遣相關法律問題分析.中華法律網(wǎng).
[3]唐琳.誰該為派遣員工“買單”.勞動法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