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農
【摘 要】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本文分析了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點、相同點以及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關鍵詞】企業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謀求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還是拓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為的需要。正確把握二者的關系,在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企業文化建設的路子,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相互促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項重要使命。
一、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點
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兩項不同的工作,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互相取代。
1.范疇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雖然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結合經濟工作一道去做,但它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開展的政治工作,具有鮮明的黨性、思想性,本質上屬于政治范疇。企業文化是20世紀80年代產生于西方國家,指導企業經營生產、規范員工行為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具有明顯的管理性、經濟性,本質上屬于經濟范疇。
2.內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是進行馬列主義基本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四有”員工隊伍;同時,對員工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產生的各種思想問題、情緒問題進行疏導。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根據企業內外條件選擇經營哲學、確定管理信條、制定發展目標、培養企業精神、建設企業道德等,以此規范和管理員工行為,提高企業經營水平。
3.活動主體和運行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動主體是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專兼職結合的政工干部隊伍;其運行方式是根據黨在企業的中心任務和員工的思想實際,通過理論灌輸、形勢宣傳、啟發教育對員工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施加影響,以調動其經營生產的積極性。企業文化建設的活動主體是全體員工;其運行方式是通過企業領導人的倡導,全體員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體驗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追求,以潛移默化的文化氛圍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
4.適用范圍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統一,具有重要的共性特征,因而其基本精神適用于每一個企業。企業文化是在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宏觀指導下,依據企業的實際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因而它只屬于本企業。
二、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點
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1.對象相同。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強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協調內部人際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為目的。企業文化從研究人的共同價值取向出發,注重培養員工的群體意識,突出員工自我激勵。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人的思想認識、觀點立場問題,以育人為業,以轉變人的世界觀為本,旨在用共產主義精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2.方向一致。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都屬于意識形態,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中國的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它必然受社會主義思想原則、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指導,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不僅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又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業文化都會背離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
3.途徑相通。思想政治工作經常采取的一些途徑,如對員工進行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市場經濟教育,社會主義道德法制教育,企業面臨的形勢任務教育;開展全員素質工程活動,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向先進學習看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化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對企業文化的宣貫、養成和持續改進也幾乎完全適用。
4.環境相似。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特定的企業環境中進行的。企業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指企業的經營生產狀況、產品結構、員工素質、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等;外部環境指企業生存發展的社會條件,包括國家的產業政策、市場行情、社會責任等。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這種既確定又變化的環境中進行的,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積極作用,有的因素可能起消極作用。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要分析研究有利和不利因素,根據各自的特點,找準工作基點,確定工作重點和突破口,以求兩項工作同步獲取成果。
三、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辯證關系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在調動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上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一方面,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極好載體,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可以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提供思想動力和政策導向。
1.借助企業文化,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經營生產的融合。企業的目標、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們反映了企業的基本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即企業的一切活動都以發展為出發點。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更接近于企業經營生產。具體而現實的企業目標,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感到只有企業的價值實現了,才能實現自身價值。這種價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達到的目的。因此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將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落實到企業的具體工作中去。
2.借助企業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和外延。隨著企業的發展進步,員工不再把企業看作單純謀生的勞動場所,而是需要企業具有多功能性。不僅要提供舒適的勞動環境,還要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企業文化建設倡導的企業精神、構筑的發展目標,使員工看到了企業發展的希望,不僅給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而且在培育員工群體意識、倡導企業道德、規范員工行為中,將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了八小時以外,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活動舞臺,同時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舊觀念、舊模式、舊方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提出了要求,創造了條件。
3.借助企業文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性。全體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企業文化建設的全員參與,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性。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是一個對全體員工宣傳教育、廣泛發動的過程。廣大員工變以往教育中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自覺實踐。當他們感悟到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和目標的正確可行時,就會自覺地團結在企業周圍,為企業共同的目標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