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清
【摘 要】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因此,做好工會工作,發揮其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和諧企業 工會
黨的十七大報告突出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報告指出: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就沒有科學發展。據此,沒有企業的和諧也就沒有企業的發展。構建和諧企業,是實現企業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體現。“工會是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其在構建和諧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依靠方針
報告指出,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全面提高職工素質當成工會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持用正確的理論引導職工,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法律教育、政治教育。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創爭活動、職業道德建設及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讓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蘊藏在廣大職工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舉辦職工文化藝術節、職工體育運動會和開展節日文化體育活動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陶冶職工情操,激發廣大職工熱愛企業、獻身企業的熱情。
二、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與職工和諧共處
勞動關系的實質就是一種利益分配關系,利益如何分配,直接關系到勞動關系的和諧。近年來,企業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企業改制、主輔分離、企業重組、資源整合等,致使所有制結構呈現多元化,職工身份的置換,企業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等,職工在這些關系變化的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這些為工會提出了新的課題,作為工會要不斷完善維權機制,積極參與勞動關系的協調,為職工說話辦事,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利益,解決好勞動關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制定與職工利益相關的措施、政策時要積極參與。
三、強化群眾安全工作,構筑職工安全平臺
安全是永恒的主題,是職工的最大的福利。各級工會組織要始終把維護好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首位,把群眾安全監督工作列入重要議程,通過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堅持不懈地開展隱患排查、危險辨識和風險評估工作,增強群眾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健全群眾安全監督網絡體系,完善群監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定期組織職工代表進行安全視察,緊盯事故隱患,做到關口前移、跟蹤處理、超前防范,努力把各類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構筑幫扶工作長效機制,為職工解難事辦實事
關心和幫扶困難職工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需要。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資源條件限制問題,生產安全問題及近幾年企業改革改制減人提效問題等,不可避免地衍生了一部分困難職工,他們曾經為企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應當給與他們必要的補償和關愛,讓他們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工會要當好他們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建立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和職工生活狀況分析機制,協調企業黨政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就業、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要進一步深化完善實施送溫暖工程的內容和形式,實現送溫暖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幫扶基金會、職工互助儲備金等多種職工保險相結合機制使職工遇到意外傷害和大病時能度過難關。
五、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塑造工會組織新形象
構建和諧企業是一項新系統工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工會必須轉變觀念,以新的姿態,塑造新的形象,迎接新的挑戰。一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要旗幟鮮明的支持、參與和諧企業建設。堅持黨的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和諧企業建設、支持和諧企業建設的積極性。二是塑造維權新形象。工會是職工合法權利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維護職工合法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必須突出維護職能,既要敢于維護,又要善于維護。既要維護好職工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也要維護好職工的具體利益。三要密切聯系群眾。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針,貼近職工、體察職工、關心職工,做職工的知心朋友,用真誠厚意、人格力量感染職工、教育職工、溫暖職工、凝聚職工,贏得職工的信賴。四要積極推進企業改革發展。實現企業發展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價值體現,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構建和諧企業為中心,以促進企業發展為己任,發揮引導職工、組織職工的優勢,最大限度的保護和發揮好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建功立業、發揮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