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
【摘 要】雖然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都能為舞蹈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幫助,但是在舞蹈的最初學習階段,“言傳身教”是最重要的教學手段。因為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連續的、連綿不止的,正是它的連續性才產生了舞蹈的感覺和意境,而這種感覺和意境不能簡單的只用文字來表述,是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形態語言來感染學生,這樣才能把舞蹈的感覺和意境真正傳授給學生。
【關鍵詞】言傳身教 舞蹈教學 認知和印象 感覺和意境
在提倡“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的口號越來越響亮,當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如電腦教學、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出現的時候,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言傳身教”仍是一種主要的、重要的教學方法。不是我們固步自封跟不上時代,而是因為舞蹈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和其他的學科相比較,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法,需要的是簡單而有效的教學手段,那就是“言傳身教”。
我在學校教授的是中國古典舞,在參加教師資格證書考試時曾遇到這樣的事情:當我在黑板上寫下我要講的這節課的教授內容后,我開始邊示范邊講解動作的要求和要領,這時一位主考官問我:“你為什么不把你要講解的動作分解寫在黑板上呢?為什么不先讓學生從理論上了解這個動作是什么再去學習,這樣不是接受的更快呢?”我回答說:“我們的教室沒有黑板,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方式就是言傳與身教同時進行”,他就很不理解“為什么沒有黑板?你不先把動作講給學生聽,學生們怎么理解和學習?”下來之后,我就在想他提的這個問題其實正是反映了很多非專業舞蹈的人對舞蹈教學的一種不了解。
在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先講理論,等學生掌握了理論之后再聯系實際來鞏固理論。而在舞蹈中就恰恰相反,要先讓學生實踐,也就是先去模仿老師的動作,在模仿動作的過程中,再講解這個動作的要領和要求。因為首先從字面上解釋,“舞蹈”就是手舞足蹈稱之為舞蹈,它是一門人體有規律有韻律的身體運動,它的特性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連續的、連綿不止的,正是它的連續性才產生了舞蹈的感覺和意境。如果把它分解了來講來做,就會中斷了這種感覺和意境,就如同把一匹光滑的絲綢剪斷再拼接起來,表面看著再光滑,可是銜接之處還是會有痕跡,沒有了那種一順到底的流暢。
當然,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根據教學科目的不同從而借助多媒體來更好的完成要教授的東西。例如在民間舞或劇目課上,很多同學能夠完整正確的學會動作,卻要么跳不出舞蹈的神韻;要么放不開自己的舞蹈動作;要么就是投入不到舞蹈的情緒之中去。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把動作教給學生,然后再放碟片,讓她們觀摩一下別人是怎么跳的、怎么表演的、用什么樣的情緒去帶動觀眾和感染觀眾的,從而去激勵和感染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我們還可以在學生完成一段舞蹈或一個作品時,用攝像機把她(他)們的表演拍攝下來,讓她(他)們和原來的表演者做對比,從而找到自己和成熟的表演者的區別,發現自己在表演當中的缺點和不足,明白自己怎么樣才能更好的找到和發揮自己的優點、隱藏自己的缺點。
現場觀摩舞蹈或舞劇也是一種教學的手法。在集體舞的表演過程中,很多學生卻只顧自己跳,只按自己的節奏來完成動作,這樣一來,群舞往往就變成了“群魔亂舞”。這時帶學生去觀看現場專業的舞蹈表演,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和領略舞蹈帶給人的那種美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的表演能力,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現場的表演,去觀察和了解獨舞的表現性、群舞的集體性,那么在今后自己的表演中就會更加重視個人表現力和群舞中動作的統一和隊形的整齊的重要性了。
重新回到“言傳身教”上來說,雖然這些其他的教學方式也對舞蹈的教學起到了作用,可是這一切的作用都必須建立在已經掌握了舞蹈或舞劇的基礎上,而在舞蹈的最初學習階段“言傳身教”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她對所要學習的舞蹈是沒有任何認知和印象的,而舞蹈的連續性又不能讓老師先把動作講給學生,那么當老師先把動作教給學生,讓學生先對這個動作有了認知和印象,再在她(他)練習這個動作的同時對她(他)講解動作的要求和要領,這樣學生就能迅速并準確的掌握這個動作了。并且,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因為她們各自認知的不同和身體條件的區別,在完成舞蹈動作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各有不同的,那么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必須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差異,再針對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側重點。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是不可能像開始那位非藝術專業老師所要求的那樣:把動作先分解寫出來再教授。
舞蹈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雖然和其它學科一樣有一個總的要求和具體的規范,但舞蹈在這個大的要求和規范下,更多表現的是舞蹈者自己的思想和感覺,而每個舞蹈者的思想和感覺又都是不同的,因此表現出的舞蹈的意境更是不同的。
因此,老師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個動作,而是在教授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形態語言來感染學生,才能把舞蹈的意境更多傳遞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舞蹈感覺、形成自己的風格、到達自己的舞蹈意境中去。
在科學發展越來越進步的今天,我們承認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確實為舞蹈帶來了很多幫助,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否認我們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只有在堅守舞蹈的傳統教育上,再吸收新的、有益的教學方式,那么一定會把舞蹈藝術更加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