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慶吉 吳永堂
摘 要: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教育,為將來應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解決自己專業方面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而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和不同專業因其計算機應用特點不同,都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何合理設置相關課程并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是很多計算機教師一直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 教學改革
一、我院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開設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院對計算機教育非常重視,學院和印度合辦了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印方專家加盟,師資力量雄厚,形成了很好的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氛圍,計算機是學院重點發展的學科,但在教學基礎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課程設置有待改善
我院高職非計算機專業大多開設一學期的計算機課程,主要以“計算機文化基礎”為主,相關的計算機后續課程開設較少,某些專業會開設“VFP數據庫及程序設計”等課程,從效果來看,理論性太強不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有些后續課程目標不明確。
2.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特別是理論課,計算機基礎教育應主要以技能應用為主,但目前授課方式多以傳統方式講授,直觀性不好、實用性不強,也難以引起學生興趣。
3.理論與實訓課比例不合理
按照高職課程設置要求,應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訓練,但大部分專業開設的有關計算機的課程,實訓課力度不夠,學生上機效果不好,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體系改革及發展方向
(一)課程體系改革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人們應用計算機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術的程度,所以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備受各方面的關注。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教育,應該是面向各專業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而不是面向計算機學科去學習計算機技術。要根據現在和將來的應用需要來確立知識體系、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根據計算機學科的體系來確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所以,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應以應用為目標,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旨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綜合運用的能力及運用相關知識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之能夠分析和處理本專業的信息需求和應用管理問題,成為既熟悉本專業知識又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二)發展方向
1.正確處理好計算機文化、計算機技術與專業的關系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文化課更是一門工具課,目的是學會使用這些工具并為專業服務,在講授上以應用為主,精講多練。在課堂上對重點、難點做精辟講解的同時,應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并加以指導,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練”,逐步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把教學實施大綱與計算機有關證書考試大綱相結合
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和就業狀況,越來越多的崗位要求員工除掌握本身專業知識外,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用人單位開始更多地從這個角度來考察員工能否勝任本職工作。各種計算機證書,是學生求職有力的敲門磚。我院在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同時一直在堅持進行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培訓工作,做到讓每一位學生5證離校,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合格證是拿到5證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學生感覺到了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模式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媒體為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教學環境。發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多種媒體的作用,使教學信息組織超文本化。教學過程的生動性是多媒體計算機的強大魅力之所在性,數字媒體直接介入教學活動過程,以其生動、形象的表現力,幫助學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利用人機交互式教學要時時抓住學生這個主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順利實現提升到能力這一高層領域,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只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促進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的轉變和革新,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主動學習者,才能全面地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質量。
4.加強教師素質,提高授課質量
無論是過去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還是今天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觀,教師都在課堂中擔當重要的角色,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計算機教師也帶來了挑戰。教師不能完全依照教材完成教學任務,一些計算機專業的教材在投入使用時就已落后于相應技術發展的前沿,需要教師通過網絡、期刊等媒體擴充教材、豐富教材,才能使教學內容具備時代性,所以教師要通過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途徑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處于學科的前沿,把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理念傳授給學生。保證計算機的教學取得成效,穩定和發展計算機教師隊伍是重中之重。
5.把理論考試與技能考試考核相結合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應強調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著重考核學生的技能,改革傳統的筆試理論考試,對知識性、理論性強的課程內容,改為無紙化的計算機考試;加強學生技能的考試考核,對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可利用網絡化教學平臺進行網上考試、計算機自動評卷等考試模式。總之,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既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在這幾年的高職計算機教學和管理中感覺到:改變教師觀念,改革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抓好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等,是提高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牟連佳,梁皎等.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高教論壇》2005.1
2.晏爭農,鄭曉芳.高職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思考.《職業與教育》2007.12
作者單位:山東省壽光市市濰坊科技學院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計算機應用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