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俠
摘 要:在針對高年級的韓語精讀教學中,知識性無疑應放在首位,然而,隨著教學對象特點的變化,教學課堂應增強趣味性的呼聲不斷高漲。外語教師應該如何調和韓語高級精讀課程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調和韓語高級精讀教學中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方面的嘗試與實踐。
關鍵詞:韓語高級精讀 知識性 趣味性
自從2003年韓流在中國不斷升溫以來,國內開設韓國語的院校不斷增多,韓語學習者人數也每年成遞增趨勢,市面上出現的韓國語學習資料更是短短幾年間多得使人眼花繚亂,韓語從無人關注的語種成為學生備受追捧的熱門小語種。在加上中韓交流日益頻繁,許多韓國影視劇在中國備受喜愛,使得學習韓國語本身在中國就成為一種時尚。正是由于這種大環境的變化,對于韓語教學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傳統的韓語教學不再適應目前環境的變化。在韓語的初級教學中,大部分教師能夠通過趣味游戲、自編對話等方式抓住韓語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入門,但是到了高級韓語階段,隨著知識點的不斷增多,趣味性的不斷減少,學生的積極性也呈下降趨勢。從校外的一些韓語培訓班也可以說明這一情況,一般來說,報初級韓語的學生總是熱情高漲,人數也很多,但是隨著學習進程的展開,學生人數逐漸減少,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學生真是少之又少。當然這其中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是也從側面給教師敲響了警鐘。教師如何在韓語高級教學中,既傳授給學生知識,又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是每一位擔任高級韓語精讀的教師都值得思考的課題。
高級韓語精讀無疑需要知識性,但同時也需要趣味性。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在試圖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通過調查問卷的反饋結果來看,效果還算不錯。筆者所選用的教材是韓國首爾大學語學院編寫的《韓國語4》,下面筆者就自己教學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探索和嘗試。
一、設置合理的課堂模塊
要想使高級外語教學課堂既具有知識性,又不失趣味性,筆者認為設置合理的課堂模塊至關重要,把趣味性融合在知識性之中。所謂的課堂模塊指的是課堂教學的內容組成,教師設置什么樣的課堂模塊,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關鍵作用。從筆者親身經歷來看,傳統的韓語高級教學課堂模塊非常簡單,大多數以單詞講解、語法演練、課文分析、課后題處理等固定模塊進行。這樣做的不足之處是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考慮到這一點,我把我的課堂設置為學生課堂發表、課前討論、單詞擴展、語法精講、課文分析、課后題處理、課外閱讀擴展等八大模塊。這八大模塊的完成依靠的是師生之間的分工合作,教師主要擔任宏觀指導、重點難點講授和答疑的任務,學生主要是烘托課堂氛圍、配合教師互動的任務。
1.教師的主導作用——單詞擴展、語法精講、課文分析、課后題處理
韓語高級精讀課程與基礎、中級韓語相比,確實難度有所跨越。雖然從板塊來講,單詞、語法、課文分析與課后題處理都屬于傳統的授課模塊,但是這些學習資源該如何整合,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單詞擴展:本人參照了許多國內外有名大學編著的韓語高級教材,但是除了延世大學語學堂出版的《韓國語教程》之外,大部分教材對于單詞也只是列出基本的漢語意思,并沒有對單詞用法作進一步解釋。但是從韓語高級的教學目標以及韓語能力等級考試(高級)的考察來看,有些重點單詞光知道漢語意思并不能把潛在記憶中的單詞活學活用。所以筆者在講授韓語高級課程的時候,都會對課后重點單詞做進一步擴展。首先如果這個單詞有好多詞義,并且以前出現過其他的詞義,我就會啟發學生把記憶中的單詞喚起來,先叫學生說出學過的詞義,并舉出簡單例句,如果這個詞是很重要的單詞,集大家的智慧一起回顧,學生的主動性會被喚起,并且學生自己回想起來的印象深刻,這樣我再補充今天出現的新詞義,學生就不會覺得記憶起來負擔太重,也不會抱怨這個詞怎么這么多解釋,反而會因為又學了一個新的意思而興奮。面對此類單詞,由于這種把詞義由集散到聚攏的教學方法,學生活用單詞能力有明顯提高,并且在做能力等級考試一詞多義的題型時明顯感到游刃有余。實際上考試出現的一詞多義,都是重點單詞的常用詞條,但是如果平時不刻意地養成總結的習慣,到考試時還是會一時難以把記憶中的潛在單詞喚起。另外,對于其他的一些重點詞匯,我也都會結合與學生切身相關的例句,叫學生充分理解單詞使用的語言環境,既覺得有意思又能記憶深刻。
我們班上有個男生特別愛睡覺,所以每次我都有意識地提醒他,所以講到這個例句,我叫他翻譯成漢語,他一下來了精神,大家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永遠記住了這個單詞的正確用法。有時候,身邊的例子是課堂氛圍的調和劑,既能給枯燥的課堂帶來清新的空氣,又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某些小小提示,所以我的課堂很受用。
語法精講:語法是高級韓語課程很重要的一塊兒。學完高級課程,基本上韓語中出現的語法都講授完畢。所以高級韓語精讀語法講授既擔當著求新,又肩負著溫故的作用。因此,我在講授某些新語法的時候,善于使用聯想法,也就是刻意想想是否存在與所學新語法相似或容易混淆的已學過的語法,如果有,就要適當加以總結和區別。
課文分析、課后題處理:由于新的單詞和重點語法都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都會有了整體的把握,因此在這一部分,我主要看學生對這些單詞、語法在文中具體運用時是否真正理解透徹,必要的時候,對一些帶有新單詞和新句型的重點句子都要求背誦。課后題也是基于對單詞、句型、課文的針對性練習,因此以學生做為主,教師挑重點講解為輔的方式進行。在這里需要說的是課文的小作文的處理。并不是每課都有寫作練習,但是偶爾會出現一些主題性的寫作,我非常重視這個部分。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每次提交的小作文我都認真修改,并且選出優秀范文,使學生自己在課上念,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都力爭下次在課上念自己的作文。另外,為了不打擊一部分同學的積極性,即使不被選為優秀范文的,我也會從中挑出非常優美或者見解獨特的語句,專門制成學生的語錄集,這樣每次作文,他們都很愿意寫,從不會有不情愿,反而都很期待老師的作文點評,這對于增強高級韓語學習的情趣性簡直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應該說,以上說的四部分,都是教師在起著主動作用,并且知識性偏強,需要學生上課積極配合,集中注意力。那么下面要講的發揮學生主動性主要為了增強課堂趣味性而設置的環節。
2.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發表、課前討論、課外閱讀擴展
畢竟,韓語高級課程與初級、中級課程相比,少了很多游戲,少了很多分角色,少了很多學習韓文歌等本身就非常有意思的環節。所以面對高級課程授課方式的改變,如何使學生保持充足的積極性,體會韓國語學習的樂趣,我的課堂增加了課堂發表、課前討論、課外閱讀擴展的模塊。
課堂發表:我這里的課堂發表與很多教師采用的“小論文發表”的形式相區別。主要是每堂課上課之前拿出10分鐘給學生,每次課一個同學,到講臺上去說韓語。話題不限,可以說一個簡短的小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對一件事的感想,也可以單純地介紹昨天自己經歷的事情,總之,能夠大大方方地站到講臺上用外語思考,用外語表達,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初中級韓語教學的時候,學生大多數習慣了背誦或自編對話,都是兩個人的形式練習,到了高年級,我開始訓練學生用韓語獨自表達自己的觀點。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有些不適應,主題大多限于講小故事,后來隨著不斷地輪回,一學期下來,我們主題變得豐富多彩。有介紹自己家庭的,有進行簡單演講的,有對時事新聞進行評論的,還有對旅游勝地進行介紹的。每次講課之前,大家的情緒都由于這短短的十分鐘調動得十分高漲,對于展開下一步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總之,學生的潛力無限大,只要教師肯挖掘,一定會有令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獲。最后在學期末進行調查問卷中,對學生問及有關“課堂發表設置的必要性和效果”時,100%的學生都認為“十分有必要”,“提高語言效果顯著”。這一結果,可以說“課堂發表”環節起到了預想的效果,并且對于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效果非常不錯。
課前討論:課前討論主要是講新課之前課文導入的時候,進行的一些觀點性的主題討論。之所以我把課堂導入并不是簡單一帶而過,主要是因為高級精讀中出現的一些課文大多是觀點或主題性的文章,為了使學生在看到課文出現的觀點之前,先養成自己的獨自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然后再看課文的時候,可以更加客觀地、而不是被動接受地去學習。這一部分,一般都是教師給定主題,這些主題都是與要講授的課文主題相關的,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和引導。由于自己有真正想要說的話,所以學生即使表達的時候不免會出現一些小的語法錯誤,但是大致的自己的觀點都能表達出來,這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興趣都有很好的幫助。比如,我們講授第一課的時候,內容與科學技術有關,主要想象了一下科技發展以后,人類美好的未來。于是我給定主題“科學發展的利與弊”,結果學生談到科學發展的利的時候,好多涉及到了文章中出現的一些觀點,比如“不治之癥得以治療,可以去太空旅行”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再學課文的時候,對文中出現的和自己不謀而合的觀點會產生自信,因為是他們沒看書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單純地接受課文的觀點。還有,有的同學,想象力極其豐富,說科學發展以后,將會出現水上汽車,全能機器人等等。總之課堂因為學生的想象力而充滿了快樂和活力。同時,我們也討論科技帶來的弊端,這樣使學生能夠養成客觀評價事物的思維方式,對課文觀點應該是很好的補充。每次課堂討論,大家都積極發言,因為只要用韓語,稍微錯一點也沒關系,只要敢說,表達出自己的一種觀點就可以,所以學生消除了恐懼,而且討論本身就帶有辯論色彩,所以課堂經常唇槍舌劍,使學習韓語的樂趣不言而喻。
課外閱讀擴展:主要是把我們討論的時候,出現的比較好的觀點總結下來,然后使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進行補充,然后大家進行資源共享,這樣我們保證了既充足、又實用、又有意思的課外閱讀材料源源不斷更新。
二、開展學生負責制的項目教學
調和韓語高級精讀的趣味性和知識性,除了課上設置比較合理的授課模塊之外,我認為開展學生負責制的項目教學也是很好的方法。項目教學法是指將傳統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和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完成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在于避開傳統的學科體系教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從以邏輯思維方式為主轉向以形象思維方式為主,始終圍繞著項目是否能夠完成而進行,對知識結構的要求本著“夠用”的原則,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獲取信息和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重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在注重動手能力的理工科類中運用的更加廣泛一些。我把“項目教學法”在外語教學上嘗試是我在聽上海同濟大學黃克勤教授講授的“中級德語精品課程”時受到啟發所致。黃教授主要講自己在講授德語的時候,經常帶領學生做一些十分有意義的小項目,來提高學生積極參與和獨自研究的能力。從黃教授那里我受到啟發,我覺得學語言的方法很多是相通的,如果適合本語種,完全可以拿過來,為我所用。“項目教學”除了培養學生自己研究能力之外,我主要考慮如何把趣味性融合到知識性的出發點來受用的。所以我們開展的小項目,可以是課文學習的補充,可以是我們感興趣的所有的與韓語有關的知識運用與總結。
比如,上課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文章是關于韓國歷史人物林居正的,所以我們集體做過“韓國歷史人物簡介”的專輯,每人負責一位韓國歷史人物,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向大家介紹一個比較全面的歷史人物形象,并對他進行客觀的評價。每個小項目,都由一個同學做負責人,隨著項目不斷增多,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要負責的項目,所以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做的成果,有負責人整理存檔,在一定的時間我們集中做一下成果展示,形成資源共享。另外,我們上課的時候學過很多與身體相關的諺語、慣用語,但是只是比較零散,不系統。所以我布置給大家一個項目,編訂有身體相關的諺語、慣用型的手冊,每個同學負責一個身體部位,對每個諺語、慣用語給出正確解釋并附以例句。這樣每個同學都不會覺得任務太多,當大家做好由項目負責人整理好給我的時候,一本全面使用的與身體相關的諺語、慣用語手冊呈現在我面前,我不禁感慨學生的潛力真是無限的。當我把學生整理的加以適當修改、調整之后學生人手一份,形成資源共享,學生感到學習再也不是只面對課本的枯燥的事情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通過使學生用韓語做自己喜歡做的項目,他們的積極性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并且通過他們的身體力行,韓語的水平會有極大的提高。我從來不主張學習韓語一定要學習課文的內容,所以學生一直認為越來越喜歡上高級韓語課了。
韓語高級課程,無疑知識性無比重要,面對活力四射的學生個體差異,趣味性仍然不能忽視,兩者不能顧此失彼。教師如果能夠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以趣味性提升知識性,把趣味性和知識性很好地調和起來,可以提升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當然,要做到趣味性和知識性很好地調和,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的責任心。教師只有懷有對學生負責,對學生理解和尊重的關愛之心,才肯為了學生對課堂多一份思考。另外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水平,以更精湛的知識做學生的知識領路人。教師懷著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和對知識、教學方法不斷實踐和鉆研的研究精神,才能把死的知識變成活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在快樂中運用所學知識,我們的課堂也因此由有限的課堂變成無限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魏泓.談談如何增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情趣性.[J].上海:外語教學與文化,第四期2007
2.馮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劉潤清.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黃克勤.中級德語精品課程建設[講座].2009
5.石偉平.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參考叢書[M].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