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江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它實現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就物理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要科學、合理
科學地組建合作小組是成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每個學生由于發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上的差異,所以老師可根據全班學生的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每一小組中選一名學生當小組長。小組長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成員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開展討論、探究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合作實效。
二、內容選取和目標確定要合適
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因此合作學習選取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評估性等特點。活動前要對小組在活動時提出具體要求,對小組成員的發言做好記錄,這樣就使學習小組在活動中始終在教師的掌握和調控中,突出了實效性。如研究物體的質量和密度,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小燈泡額定電功率的測定等等。
三、突出“討論和解決有價值的問題”的核心任務
學習不僅僅是主動的學科知識的學習,更是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本質上講,問題是學習的動因,貫穿于學習的始終,學生通過學習生成問題。如研究歐姆定律時,教師提問當電壓是“0”的阻值時,有些學生就會提出這樣的質疑:這一電壓下的阻值究竟是“0”還是不變呢?這的確是個問題啊!所以,討論和解決有價值的問題是合作學習的核心任務,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討論解決這些問題,這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
四、對合作學習情況要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
合作學習的評價觀與傳統教學也有很大不同。傳統的教學評價強調的是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熱衷于分數排隊,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有鑒于此,應以“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作為評價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和尺度,這有助于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
所以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對小組討論的結果要及時評價,把完成質量和進步情況相結合,打出每一個個體分值,再把小組成員的分值合計為小組的成績,可在下發時予以表揚,促進小組成員珍惜集體榮譽,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總之,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交流,在交流中學會汲取,在汲取中學會創新,這也是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物理教學改革的必然。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墳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