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明
案例一:2002年10月25日中午,星期五,銅山縣郭集某中學一群學生在學校籃球場打籃球。一學生想體驗扣籃的感覺,順著球架爬上并拉住籃筐,導致球架倒塌,將其當場砸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例二: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銅山房村某中學初三體育籃球課。在老師技術安全都講到的情況下,男生三對三斗牛,一學生跳起搶籃板球,另一學生在其背后推其腰部,致其失去重心倒地,右臂完全性骨折。
案例三:某小學舉辦春季運動會,三年級學生俞某與其他同學一起觀看鉛球比賽。李某是運動員,在李某之前的運動員投擲完畢后,擔任裁判的老師到鉛球著落地丈量結果。在老師和觀看的同學尚未撤離運動區域時,李某接著投出鉛球,砸中尚未退出運動區俞某頭部,致其頭部急性重型顱腦損傷,右額額部硬膜外出血。
你能從以上真實案例看出誰是真正的“兇手”嗎?責任在誰嗎?說法不一,家長和學校存有很大爭議,以致出現鬧別扭、打官司等一系列不和諧的場面。針對這些傷害,誰是真正的“兇手”呢?從體育課內和體育課外兩方面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行參考。
一、體育課堂內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是學生了解體育知識、學習體育技能、增強體育情感、強身健體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檢驗自己的教學能力、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習慣的重要舞臺,但也是體育事故頻發的地帶,以至于一些老師不敢上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體育項目,如:鐵餅、標槍、鉛球、跳山羊等,生怕影響到自己的名譽、權益等一系列貼身利益,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我認為,只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的問題,傷害事故一定不會“眷顧”我們的。
1.課堂紀律的規范
課堂紀律是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具有一定約束的行為規范。因此,課堂紀律的規范是防止傷害事故重要因素之一。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以科學規范的教學,嚴謹的態度來規范學生的運動行為,建立健全課堂常規。
2.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素質,可有效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完成各項技術動作的保障,可提高學生的抗負荷能力。但是目前學生的身體素質多年來連續普遍下降,抗負荷的能力也普遍低下,課堂上負荷稍大一點,就會造成部分學生超負荷運行,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拉傷、扭傷甚至骨折。因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當務之急。
3.體育組織能力的提高
體育的組織能力是體育教師必備能力之一,好的組織能使課堂有序的進行,學生之間相互進行學習、切磋、愛護,出現和諧的一幕。因此,教師一定要堅決按照自己預定的計劃來實施體育教學,不要把課堂秩序的混亂植入隱患;其次,對潛在的傷害事故要有預見,并加以防范,對于有雙腳離地,高速運動和器械練習要預先想到并考慮好針對性的預防,同時對器械項目要注意保護和幫助。
4.上課器材的檢查
器材損壞程度是影響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課前一定要認真檢查本節課所使用的器材是否完好無損、是否穩定、是否結實等。如進行單杠練習時檢查橫杠是否光滑,有無鐵銹等;如進行足球教學時,場地是否有石塊、磚塊、地坑等,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二、體育課外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1.加強思想教育
在體育課外的各種活動中,沒有教師的監護,傷害事故往往更容易發生,思想不重視。因此,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要對學生做很多思想工作,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不要做危險的事情。
2.定期加固運動場上的各種器材設施
經過多次傷害事故的發生,我縣各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此心有余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每周檢查一次場地器材,定期進行保養等,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真正把隱患置之度外。
3.各種大型學校活動加強管理
如田徑運動會、籃球賽、排球賽、冬季三項賽等,要選一些責任心強的教師做裁判員,劃定安全的區域,對學生宣傳要到位,組織要得當,預案要備齊,爭取把潛在的危險降到最小程度,甚至消失。
總之,筆者認為,學校傷害事故真正的“兇手”,除了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思想方面的原因,因此學校、體育教師、學生在學校里要真正預防并做到不出現體育傷害事故,必須做到:思想要重視、行動要迅速、組織要嚴明、落實要到位。要把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需要廣大教師和學生及學校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個安全的平臺。這樣才能把“兇手”拒之門外,創建平安校園。
作者單位:江蘇省銅山縣房村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