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宗伯
一
四川省人民政府故參事何翔迥先生曾經撰寫《成都解放迎賀龍》一文介紹:
1949年12月9日,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三位愛國將領率部在彭縣(今彭州市)通電起義,宣布“……茲為適應人民要求,決自即日起率領所屬宣布與蔣、李、閻、白反動集團斷絕關系,竭誠服從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總司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司令員、鄧政治委員之領導?!薄爸斓驴偹玖詈芸鞆碗姳硎炯为労臀棵悖⒅甘緞ⅰ⑧嚒⑴似鹆x后的一切事宜與劉伯承、鄧小平、賀龍三將軍聯系辦理。
當時起義部隊派原24軍副官長李鐵夫代表劉部、45軍少將軍參謀長何翔迥代表鄧部、楊尚侖代表潘部于27日去新都迎接賀龍;95軍126師參謀長黎時雨、團長劉登選等人在關口、漾陽場等地布置陣地,阻擊胡宗南部進犯。李鐵夫、黎時雨、何翔迥后來都擔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
先父黎時雨(1903~1976)別名汝霖,四川富順人,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8軍團長、95軍通訊處主任、126師少將參謀長兼該師駐蓉辦事處主任。
1946年~1947年間,家父訂有堅守政府當局立場的《新新新聞》、共產黨辦的《新華日報》、民盟辦的《華西晚報》、青年黨辦的《新中國日報》,1948年后,又增訂了劉文輝辦的、公認的左傾報紙《西方日報》;唯獨不訂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
1949年夏,我高中畢業,面臨考大學選擇系科問題(當時尚無“專業”一詞)。家父教訓我:“你們將來成人時,國家肯定會進人工業建設時期,社會需要的是科學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又說:“要讀就要讀理、工科。不然,就去工廠當學徒”。有一次,他甚至忿然說道:“當軍人有何用?除了殺人放火,七十二行,沒有一行不從頭學起!”可見他此時對國民黨打內戰的憤恨情緒已溢于言表!從家父的這些看法,不難理解他以后參加起義的部分思想基礎。
二
1948年~1949年間,華西協合大學學生魏世模(音)遭國民黨當局關押。他父親是126師的一個連長,多次天未見亮,就來我家候家父起床,密談不過幾分鐘,就匆匆告別。如是兩三個月之后某天,魏連長親領其子,來我家感謝家父救命之恩。魏世模個子不高,架一副眼鏡,少言寡語,倒是其父說得較多。家父叮囑魏世模:“你得趕快離開成都,不然,你還有危險?!贝司院蟛恢ハ颉I鲜兰o50年代,聽說他是民盟盟員,在云南省工作。此事直到“文革”期間,家父才告訴我,當年為營救魏世模,他找早年同學、時任成都行轅少將參軍,負責被捕政治犯一審工作的杜石公設法。杜石公說,他無權壓案過久。而犯人只要一進行轅,他就毫無辦法了。家父正是鉆了魏世模臨時關押在省會警察局的這個空子,先讓杜石公將魏案暫時壓下不提審;同時叫魏父迅速取保釋放。魏世模也因此才得到解救。
1948年,國民黨特務去逮捕《西方日報》總經理、地下黨員許成章。開始,特務們找錯了對象,抓到《西方日報》社社長楊露。待到發現抓錯時,則并未立即放楊,依舊隱押著他在西城區東繞西轉兩個小時,才還以自由。楊是十足的文人,驚魂難定,又累又嚇,直奔我家來找家父。家父分析情況,立即打電話通知《西方日報》社,可惜為時已晚,許成章已在一個小時前被捕了。不過稍后不太久,家父仍設法利用關系將許成章營救出來。脫離虎口那天,家父設家宴為許成章壓驚,所請陪客中又有杜石公。成都解放后,杜石公未判死刑,勞改刑滿后遣返重慶,得終余生。
三
家父在參加彭縣起義前后,還曾配合朱戒吾爭取國民黨118軍軍長方暾起義。關于家父如何受命在關口、濛陽場布防,以阻擊胡宗南軍隊進犯;又如何協助朱戒吾、彭友朋做95軍兩個師起義前的準備工作等等,在諸老前輩的著述中以及近年來出版的有關成都解放的省、市文史資料中時有涉及。
我在“文革”中曾親聆家父所述起義后的一段經歷,茲述于下。1950年1月--2月中旬,國民黨匪、特暴亂,起義部隊“一時官兵思想陷于混亂之中,處于自流狀態”,“就給特務、土匪造成可乘之機”。
那段時間,彭縣起義駐軍軍師以上首長或在成都開會,或因軍務離彭,而留在彭縣駐軍的最高長官,則只剩下家父這個師參謀長了。其時人民解放軍尚未派軍代表到起義部隊來,全縣僅有一位負責組建縣政權的共產黨黨代表賈皋(音)。形勢日益險惡,外有匪、特聚眾武力壓境,駐軍內“也有一些堅持反動立場和認識模糊的官兵”,受到“反革命謠言和流言蜚語的挑撥與煽惑”。家父處境困難,卻能拿定主意,處變不驚,盡其所能穩定軍心,約束官兵,堅決執行起義通電所要求的:“全體軍政人員一律盡忠職守”,“聽從人民解放軍與人民政府之接收”。繼后,更有匪、特捎信威脅家父,要他改弦易轍,否則性命難保。家父面臨危險,毫無懼色,置若罔聞。倒是縣政府黨代表賈皋很替家父擔心;家父也為賈身單力薄擔心,派出一定兵力保護賈皋及縣政府的安全。他們互相支持,緊密配合,作好各方面的工作,攜手度過了那段時間,勝利地完成維護社會治安,迎接改編的任務。
1950年6月以后,家父調任川西軍區司令部(副師級)高參。1954年,他轉業到地方;1955年以后,又在省民革機關服務;1958年被聘任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他對工作一直熱情飽滿,深恐思想掉隊而勤學不輟,直至臨終未改。
注釋:
[1][5]轉見《川康將領劉、鄧、潘起義親歷記附錄一》,《成都文史資料》1988年第4輯。
[2]參見《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冊》。
[3][4]轉見焦汝敬:《黃隱將軍率國民黨九十五軍起義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