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倩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而漢語拼音教學又是一個抽象、枯燥的學習過程。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熟練準確地掌握好漢語拼音是有一定難度的。本人從事漢語拼音教學二十多年,從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我認為在漢語拼音教學時,應重視開發漢語拼音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課堂氣氛的目的,讓學生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愉快地度過漢語拼音學習關。下面介紹的是我在漢語拼音教學實踐中嘗試的幾種趣味教學方法,愿與從事漢語拼音教學的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直觀形象學習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要讓學生喜歡學習,要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從漢語拼音教學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漢語拼音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好奇心強,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對常規的教學環節還不適應。教師要采用以下一些適合學生年齡與學習特征的方法:1.將字母的圖片照著教材的樣子制作好,教學時先出示圖片,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圖意。2.給學生創造情境,讓學生進入圖中,扮演圖中的角色。
二、兒歌口訣記憶法
漢語拼音中有很多易混淆的聲母,它們的發音、字形都很形象。我就編一些容易記的兒歌、口訣幫助記憶。如: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像拐棍f、f、f,像把傘t、t、t,雞吃小蟲j、j、j,豎彎加點j、j、j,氣球拖線p、p、p,像個9字q、q、q,刀切西瓜x、x、x,……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編兒歌、口訣,這樣學生學得容易,記憶又清晰。
給音節標聲調也是孩子們遇到的難關。學完6個單韻母后就給字母ɑ、o、e、i、u、ü排列順序。ɑ是老大,o是老二……依次排列,并編了標調兒歌:老大在老大戴帽,老大不在老二戴,老二不在老三戴……碰上i、u或者u、i誰在后面給誰戴。掌握了這個規律學生就不會標錯聲調了,學習興趣更濃了。
三、形體操記憶法
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充分動起來,既可以減輕孩子們對學習的厭倦情緒,又能使他們學得輕松。在課前或課間做有趣的字母操就能很好地起到這個作用。教學聲母f、t時,讓學生張開雙臂邊說邊做動作:小頭右點f、f、f,右腳翹起t、t、t。課間讓孩子們做: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韻母表ɑ、o……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聲母表b、p……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
四、趣味對比記憶法
b d、p q、f t、n h、m n,這些字母容易混淆,可用動作演示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字形。如,區分b d、p q時,可讓學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字形。邊演示邊教學生說:“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 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
五、趣味拼讀記憶法
拼讀是拼音教學中的難點,掌握好四聲更是難中之難。四聲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如果在教學中給孩子們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和語言環境,則非常有助于學生對聲調的學習掌握。聲調教學時,我借助教材中汽車行走的圖,讓學生說一說汽車在走什么樣的路,隨后編一則順口溜:一聲大路平又平,二聲汽車爬上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汽車沖下坡。再用手勢配合反復練習,就能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四聲的讀法。
掌握了四聲的讀法,就要學會拼讀的方法,即:兩拼音節是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三拼音節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教學ba的四聲,我利用圖畫,借助“八”幫助學生讀準bā,借助拔蘿卜的“拔”幫助學生讀準bá,借助靶子的“靶”幫助學生讀準bǎ,借助爸爸的“爸”幫助學生讀準bà,反復練習拼讀,體會和掌握方法。
六、書寫鼓勵法
書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能使學生體驗到書寫的樂趣。在指導書寫時,先幫助學生認清四線格,再講字母的筆畫筆順。如:教學聲母z的書寫,學生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寫得太窄,過于瘦長。二是寫得太寬,看起來扁扁的,很不好看。教學時先在第二、三條線上確定四個點,要求上下對齊、距離相等,再連接四個點。每當寫完作業后,要求學生互相交流。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議論中自己主動發現寫好字母的竅門,充分相信自己能寫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會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變成一種動力,激發他們今后主動、自覺地觀察、練習。
在教學中要使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都能做到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聯系日常生活、以各種方式記憶字形,展現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情感就會得以升華。雖然拼音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但只要我們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用富有童心童趣的藝術教學手法,就一定能將枯燥的拼音教學變成歡樂的海洋。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煤公司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