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羅
我們教師要充分發揮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重視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應用,促使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以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
一、熱情洋溢、平易近人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教師和學生構成了中學物理教學兩個重要的方面,教學效果是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創造的。沒有教師的信任和支持,離開學生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教師對學生有深厚的感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來說學生對某位教師的情感越深,就越愛聽他的課,并且會加倍努力來學好這位教師的課,反之受到某位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不但會對這位教師所教的課不感興趣,而且還會厭學,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皭畚菁盀酢?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不滿意,或受到教師的漠不關心、過多的指責等,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變壞,從而對教師產生討厭、對抗的不良情感,繼而老師一上課心里就煩,對教師所講知識也煩,甚至跟老師產生對抗,你讓這樣做我偏那樣做,學生的這種不良情感必然導致知識的傳授過程滯沮,宛如向板結成一塊的花盆中灌水,雖然上面滿溢,可是實際滲透滋潤不多。
我們曾在高一入學新生中就物理學科的學習做過調查,其中一項是:“你對原來的物理老師怎么看?”結果發現大多人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都對自己原來的老師充滿摯愛和尊敬,而成績較差的不少學生則對原來的老師有厭惡、抱怨情緒。教學實踐還表明,同一班學生對班主任教師所教的學科學得好一些,這也正說明了師生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科情感。
物理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教學,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關心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是誠心關心他(她),我教的一位學生李想,他就屬于這種類型的典型例子,教他以后,我與他成了朋友,他上物理課時特別認真,結果他物理考試在班上占前幾名,但其他科卻不怎么樣甚至還不及格,用他的話來說,不學好物理對不起老師。此例子可以感覺到情感因素對教學影響是挺大的。
二、創設情景教學,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感,使之有興趣學習物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事實上許多科學家能夠取得成就,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對所從事的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是興趣促使他們專心致志,鍥而不舍地工作,從而產生靈感,在科學上取得發現或發明。那么我們物理老師可以給枯燥的物理內容創設情景,給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物理學習環境,利用本學科特點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進入境界。
再者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高一年級教學中,教學要求更應該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易一點,教學內容要嚴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內,千萬不能根據高考要求,過早補充內容企圖一步到位,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有些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關于考試更應基于對“雙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
三、尊重、信任、鼓勵學生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心境
學習效果與一個人的情緒有關。懷著愉快的心情,充滿希望和信心的心境去學習,其學習效果才會好,物理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種寬容的氣氛,對學生多鼓勵、關心并適當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人人都有成功感,包括成績不好的差生,也要相信他、鼓勵他。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心境自然好,效果自然出來。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教師處在主導的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年齡、性別的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采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要正確理解“師道尊嚴”的內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獨尊”的心理,主動積極地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作者單位:西藏江孜縣第一中學高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