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芹
摘 要:本文提出了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理念,圍繞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及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等方面闡述了怎樣進行形成性評價,以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 英語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著重教學過程的評價,稱為形成性評價;針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屬于終結性評價。由于教學過程決定教學結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形成性評價。
一、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應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以測試和非測試的方式及個人與小組綜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二、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評價主體。在形成性評價中,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自己。教師在評價中主要是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當然,教師也要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演、練等方面做出評價,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獲得進步和提高,使他們樹立自信。同時,同學之間也可以參與學生學習的評價,目的是促進彼此之間的共同進步。
(二)確定評價內容和方法。《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有多種,如課堂學習活動評價、學習效果自評、學習檔案等。就其內容而言,它應該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課堂參與度等。方法上可以采取日常觀察、評價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檔案袋評價,還可以采取等級評定法。
(三)評價實施措施。在實施評價前,教師應該首先把評價的要求告訴學生,讓學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具體可以按照如下幾方面進行操作:
1.做好課堂教學記錄。在形成性評價中要求教師認真記錄好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各種表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完成既定教學目標的情況做好記錄,并且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水平的教學目標。當然,教師的記錄也不能太繁瑣,只要把一些他們認為應該記下來的東西記錄下來就行。
2.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檔案袋評價又稱為“文件夾評價”或“另類評量”,它是由學生將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類歸檔,以展示自己學習進步的狀況,并據此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法。學生成長檔案袋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內外學習的狀況。其中,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包括:參與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準確性,課堂表演的能力,學生的英語作品、測驗試卷等。在課外英語活動中的表現情況主要包括:學生在學校的英語節、英語短劇、英語競賽等的表現。每個學生因其情況不一,檔案袋的內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學生應該把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放進檔案袋,以便建立自信,促進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教師只對檔案袋里應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做出規定。
3.對形成性評價資料的統計與分析。以往的英語教學評價只是通過一兩次考試對學生掌握語法、詞匯及閱讀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屬于終結性的量化評價,主要是用分數的高低來評判學生學習的好壞。形成性評價倡導一種新型的、以質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借鑒了多元智力理論的成果,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以描述性為主。下面談談對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的統計分析,以表格形式列出。

英語形成性評價一般占評價總成績的30%,終結性評價一般占70%,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總評時還要加上終結性評價的成績。至于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一些內容進行增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6)
作者單位:河北省保定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