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圖
〔關鍵詞〕 分層次教學;層次設置;課堂教學;作業分層;反饋信息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9(A)—0030—01
學生升入初三以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學習的差距變大,兩極分化日益加劇,因此教師必須打破課堂教學的統一模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一、層次設置
對學生分層是實施分層次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經過初中前兩年的教學,教師已經十分了解學生在接受知識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可以參照以往成績,將全班學生分設成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生,B層為中等生,C層為學習有一定困難,不能完全通過自學掌握教材的學生。然后,教師對這三個層次學生的上、下學期的學習目標進行定位。上學期的目標是:A層學生能熟練掌握教材內容,靈活應用所學知識;B層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單詞、詞組及語法項目,能模仿教材進行對話、復述課文;C層學生能掌握所學的單詞和詞組,能理解課文,背誦重點句型和課文,并掌握重點句子。下學期的目標是:A層學生能實現提高性和發展性目標,即在復習中,以第二、三冊為重點,扎實弄清語法項目,背誦每一篇課文,學會總結,同時還應自覺地完成近年全國中考試題匯編中的看圖寫話、完形填空及閱讀題;B層學生能實現提高性目標,即以第一、二、三冊為主,其中以單詞、詞組的復習、鞏固為重點,認真完成綜合測試題;C層學生能實現基礎性目標,即以復習鞏固第一、二冊單詞及詞組為重點,配合適量的基礎練習。
二、課堂施教
課堂教學內容分層是分層次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情況,組織分層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其創造力,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課堂教學必須在學生預習的前提下進行,教師鼓勵B層學生對照每單元的Target Language列出本單元的重點句,再提出問題,簡單的問題可讓C層學生回答,然后由A層學生補充,最后教師總結。操練時,教師要求A層學生自己創設情景,自編對話;要求B層學生能用書上所提供的替換詞流利地進行對話或復述課文;要求C層學生熟讀和理解對話或課文內容,能模仿對話并背誦課文?;卮饐栴}時,C層學生能應用新知識,在教師的協助下回答簡單的問題,讓B層學生回答“Wh-question”,A層學生則要回答一些開放性、創造性的問題。對一些難度低的問題,教師要充分調動B、C層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回答,允許他們出錯,并及時啟發,給予引導。
作業分層是分層次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環節。由于課堂教學目標不同,為鞏固所學內容設置的作業也應當不同。教材配套練習,A層學生可有選擇地做,并完成自己手頭有難度的補充練習;B層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可適當增加一點教師布置的補充作業;C層學生在同學和教師的幫助下,保質量地完成workbook中的筆頭練習和背誦作業。對于作業的檢查,A層學生互相檢查當天教師所教的對話、課文的背誦,B層學生和C層學生由教師抽查。
三、反饋信息利用
實施分層次教學,教師要和學生、家長進行廣泛溝通,通過調查、測試、談話和問卷等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評估,并收集教學反饋信息。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反饋的信息對達到A層要求的B、C層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個別達不到層次要求的學生在課內外要進行分類指導。
初三英語分層次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但使差生減少了,尖子生冒尖了,而且教學效果也更加明顯了。同時,分層次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了,首先,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較強的教學能力,能正確理解、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還要有較強的管理班級和組織教學的能力。其次,教師要看到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客觀事實,看到每個學生的潛能,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可能性來選擇學習目標,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取得滿意的成績。